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写作文怎样安排文章结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写作文怎样安排文章结构

引用
1
来源
1.
http://m.wenshubang.com/xuexijihua/445058.html

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在于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不仅关系到表达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内容的呈现。本文将从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特点,并介绍几种实用的结构安排方法,帮助读者提升写作水平。

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

文章的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文章的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而文章的结构则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有了材料和主题后,还需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将材料妥善安排,考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以及如何说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文章的结构形式总理。

文章结构内容包括线索、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文章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主要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类型。

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 纵式结构:一般以时间的推移、事件发展的先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或认识深化过程为顺序来安排结构。例如,阿累的《一面》以作者与鲁迅的一次见面经过来安排结构;杨朔的《荔枝蜜》则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结构。

  • 横式结构:以空间位置转换、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格不同方面或材料性质类别为序来安排结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来安排结构;《谁是最可爱的人》则按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三个方面来安排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 纵式结构:表现为递进式的层次关系,按照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步步发展地安排结构。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通过对比手法提出反对自由主义的论点,再论述自由主义的表现、危害性及其来源、性质,由现象到本质的层次安排结构。

  • 横式结构:主要以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证,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例如,《谈骨气》一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就是一种横式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 纵式结构:主要用于介绍制作过程、工序、历史演变、递进深入式的事理等。例如,《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就是根据演变过程来介绍书籍发展的纵式结构。

  • 横式结构:用于介绍事物的结构、类别、功用、特点或介绍建筑物的空间关系等。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按照空间顺序来安排结构,《苏州园林》则是按照其不同侧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结构特点。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

  1. 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好处,采用并列的结构。

  2. 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 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 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如何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1. 纵式结构法:这是记叙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进程和材料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来安排写作的先后顺序。例如,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用掌声撑起一片蓝天》一文中所叙述的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伤心落泪的小女孩,在无人的角落唱完一支歌即将回到绝望中时,忽然听到了“啪啪”的掌声、事情的发展——第二天及后来,老人仍在原地笑容满面地倾听小女孩的歌唱、事情的高潮和结局——十年后小女孩成了当红歌星的顺序来记叙的。

  2. 横式结构法:此法可以运用于各种文体当中,它的特点是文章所选用的材料之间有一种并列关系。例如,中考优秀作文《那夜,星在笑》一文,运用横式结构法,把几篇日记串在一起,并运用题记来贯串全文,形式自然而又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构思和精妙的布局,获得了满分。

  3. 总分结构法:顾名思义,先总说后分说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总”,是对“分”或者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而“分”,则是对“总”的扩展,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总分结构法”在具体的运用中,既可以先分后总,也可以先总后分,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灵活选择。例如,中考优秀作文《母亲陪我长大》一文,就是先总说“在我走过的十五个春秋中,我觉得最值得感激的还是我母亲”,然后用“锻炼”、“信赖”、“松压”作为小标题,从“童年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三个方面来具体分说,让我们看到了“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方法。

写作技巧

  1. 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2. 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3. 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 注重审题
  • 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
  • 选材要有根据
  • 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
  • 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
  • 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
  • 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1.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2. 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3. 实施五项训练

  • 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
  • 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 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 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 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1.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