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最后一排真的影响视力吗?选座位时不可不知的3个关键点!
孩子坐最后一排真的影响视力吗?选座位时不可不知的3个关键点!
“你家娃坐第几排?”
这是家长们凑在一起时
常常会聊到的话题。
每逢排座必犯愁,小小的排座位问题,不仅让老师一肚子苦水,也牵动着家长的敏感神经。
许多家长将“座位理论”,
视为孩子学习成绩进步的“助推器”
坊间流传的班级座次图
(虽然未经科学研究证实)
老师,我家孩子坐后面看不清。
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能不能换到前排。
座位太靠边,孩子容易斜视。
那么
座位真的对视力有影响吗?
根据《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40070-2021)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采光与照明环境。各个班级应配备课桌椅调配测量尺,定期测量学生身高范围并适时调整课桌椅。按照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学校每月至少调换1次学生座位。
所以,只要孩子的视力健康,按固定周期调换位置,坐第几排对视力的影响并不大。
为了预防孩子近视,
国家对教室座位的设置、
课桌椅的设计等
都制定了相关标准⬇️
“坐”的位置
前后
为满足视听要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座位的设置应:
★最前排课桌前沿至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米。
★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米,中学不宜大于9.0米。
其实,前排学生如果距离黑板太近,看黑板时头容易仰高(视角不佳)或吸到粉笔灰,同时也增加近距离用眼导致近视的风险。
请不要再迷恋哥,这里的“近水楼台”只是一个传说!
看来还是没走多远,小心“摸鱼”被发现...
左右
★为防止学生书写时自身挡光,单侧采光教室光线应从座位左侧入,双侧采光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窗户应为无色透明玻璃(教室窗地面积比不低于1:5);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教室内。
★为了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老铁醒醒,向太阳拉赞助,这活还得你来...
放心,干这行,我可是专业的!
轮换
★学生座位应一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尤其需保证左右轮换,同时也需适当前后轮换。
如果一直固定座位,某些学生将要保持侧转头看的习惯,同时缺少经常性的视距调节,长久下来可能会对颈椎、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长期坐前排的学生如果发生近视,更不容易被发现,易造成视力进一步下降。
定期轮换座位,保障了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坐到有利的位置。
您在本区的VIP服务已到期,请慢走。
“坐”的桌椅
课桌椅是学生每日学习生活的伙伴,学生长时间使用与自己的身高不匹配的课桌椅学习,有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异常和视力不良等健康问题。
课桌椅要求
根据我国的现行标准,中小学生课桌椅分为0-10号,共11种型号。每个型号匹配学生的相应身高范围(见下表)。
注:同号课桌与课椅相匹配,也可以在现有条件下采用相邻两个型号大桌与小椅相匹配的方法。
例:某位小学同学身高136厘米,可配6号桌椅或7号桌椅,也可配6号桌、7号椅。
学校:要为学生配置与其身高匹配的课桌椅,还应定期对学生身高进行测量,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所使用的课桌椅型号。
家庭:有可调式桌椅的,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按照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表,帮助孩子调节到合适的桌面高度和座面高度。没有可调式桌椅的,如果桌子过高了,我们就垫高椅子;而当桌子或椅子过矮的时候,要将桌子或者椅子垫高。
“坐”的姿态
不正确的坐姿易使孩子发生视力不良,还可能导致身体酸痛、姿态不良甚至脊柱弯曲异常。
“上半身”
读写时保持坐姿端正,眼离书本一尺(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不要趴着看书。
“下半身”
某些坐着的不良习惯(如腿脚蜷曲、往前伸等)也需避免。正确的坐姿为上身和大腿、大腿和小腿形成的夹角均接近90°(垂直)。
如果因为课桌下方不合理构造而导致脚部不能舒适放置,建议及时更换或调整桌子。
“不正确”坐姿举例
腿脚蜷曲
桌子下方问题
腿脚前伸
正确坐姿
小贴士
定期调换学生座位、挑选符合身高的桌椅、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能有效预防视力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
即使以上都能做到,也不应久“坐”,课间要引导孩子去到室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不可少。
END
参考文献
[1]《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 18205-2012.
[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 – 2011.
[3]《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 3976-2014.
[4]《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9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