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应如何区分认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应如何区分认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3814928.aspx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法律关系,但两者在主体资格、主体地位、劳动报酬性质、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的特点,并探讨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责任划分原则。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分认定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认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 主体地位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存在隶属关系,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3. 劳动报酬性质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报酬具有分配性质,体现按劳分配;劳务关系中,劳动报酬是提供劳务的对价,由双方协商确定。

  4. 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主要由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调整;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等调整。

  5. 合同形式不同:劳动关系一般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务关系既可以是书面合同,也可以是口头约定。

雇佣关系与劳务关系之区别

雇佣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不同:雇佣关系主体一方是雇主,另一方是受雇人,受雇人需听从雇主安排指挥;劳务关系主体更为广泛,可以是法人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与公民之间。

  2. 双方地位不同:雇佣关系中,受雇人处于从属地位,需按雇主要求完成工作;劳务关系中,双方地位平等,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提供劳务者可自主安排工作方式。

  3. 工作性质不同:雇佣关系中,受雇人提供的是劳动力,工作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劳务关系中,提供的是特定劳务成果,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后,劳务关系即结束。

  4. 承担责任不同:雇佣关系中,雇主对受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承担一定责任;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对自身行为后果承担主要责任,接受劳务一方仅在有过错时承担相应责任。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责任划分

在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中,责任划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接受劳务一方的责任:若提供劳务者是在从事劳务活动中因劳务本身受到损害,接受劳务一方一般需承担赔偿责任。比如雇主为获取经济利益让雇员从事特定工作,对工作环境、安全措施等负有保障义务,若因未履行该义务导致雇员受害,雇主应担责。

  2. 提供劳务者自身的责任:若提供劳务者对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减轻接受劳务一方的赔偿责任。例如,提供劳务者明知操作存在危险却违规操作,自身对损害结果有过错。

  3. 第三人侵权责任:若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提供劳务者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可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具体责任划分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过错程度等因素,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和证据进行判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