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违法的吗?一文详解高利贷的法律边界与风险
高利贷是违法的吗?一文详解高利贷的法律边界与风险
高利贷作为一种特殊的借贷方式,其合法性一直备受关注。那么,放高利贷是否违法?高利贷的危害有哪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放高利贷是否违法?
高利贷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只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同时,高利贷的认定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简单地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参数。
在实践中,对于具体的借贷关系,需要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进行具体分析。从界定高利贷的标准来看,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本身不存在涉嫌犯罪的问题。但是,高利贷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并且法律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中虽然没有专门的“高利贷罪”,但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对于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以高利转贷罪论处。我国《刑法》第175条明确规定了“高利转贷罪”的具体量刑标准。
高利贷的危害
高利贷无论是对于借款人还是放贷人,都存在诸多危害。
对于借款人而言,高利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利息过高,造成自己负担过重。一些利率奇高的非法高利贷,经常出现借款人的收入增长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还贷,会造成家庭问题,轻则妻离子散,重则家破人亡。
对于放贷人而言,高利贷的利息约定过高,造成借款人负担过重;高利贷催收含有暴力性质,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高利贷行为的随意性,存在较大的风险,因借款不能按时归还而引发的纠纷和案件有所增加,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高利息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资金使用进入恶性循环。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
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标准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出部分只是不会受到法律保护而已,如果借贷人愿意还高额利息,并不违法,所以说放高利贷,并不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纠纷,只不过没有法律保障而已。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综上所述,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论是借贷人还是放贷人,都应该远离高利贷。如果借贷人有经济压力,建议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进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