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世界为何爱上《孙子兵法》?
商业世界为何爱上《孙子兵法》?
图:《孙子兵法》竹简。资料图片
即使《孙子兵法》是重要的典籍,但无可否认,科技日新月异,先秦的军事概念未必切合现代状况。尤其关于天时地理的判斷,古人以陆軍为重,爆破和航海技术俱见落后,更遑论空军和电子器材。那么这部兵法是否已无用武之地?
李零在《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中提及,传统兵法本质上是研究人的学问,谈论人如何应付与他者的斗争。因此它应当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竞争场域,包括商业世界。
兵法成"商战"理论依据
李零曾戏称,现代商界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已成一门"大学问",而这一风气始自近代日本。据其较早期的著作《兵以诈立:我读〈孙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从戎出身的日本人转投经济产业,"武士道"等军人思维遂流入日本企业的商道原则。
《孙子兵法》素来受日本传统军事学问推崇,在此过程中获得重要地位。例如,被誉为"经营之神"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他的员工必须恭敬地熟读《孙子兵法》,并灵活地运用书中的主张。松下电器(Panasonic)百年以来的发迹史,多少印证了这番主张的道理。此后,除了日本商界之外,中国乃至欧美地区纷纷开始探讨《孙子兵法》对经营生意的启迪。
竞争策略思维广受认可
时至今日,不少商学院学者都认同《孙子兵法》的理论价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黄昭虎(Chow-Hou Wee)更是以《孙子兵法》的競爭思維為主要研究範疇。1991年,他与其它學者聯合出版《孫子——戰爭與管理》,豪言全球的企業行政總裁和管理者都漸漸察覺到古代兵法著作如何有助管理業務。這種觀點日後愈趨普及。
任教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马克·麦克尼(Mark McNeilly)著有《孙子与商业技艺:六项给予管理者的策略原则》,通过应用《孙子兵法》的原则,配合创新的竞争方式,管理者将可改善迟钝的决策思维。麦克尼在2015年又出版了《孙子与现代竞争艺术》一书,反映出他有多坚持《孙子兵法》对商学的裨益。
大力讚揚《孫子兵法》的經濟學家,還有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管理學家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美國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的市場行銷學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等。韓國首爾大學的文輝昌(Hwy-Chang Moon)又寫過一本有趣的著作,題為《策略的藝術:孫子、米高·波特及更多》。
米高·波特(Michael Eugene Porter)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集中在区域经济、市场分析、竞争策略等,坊间称其为"现代商业竞争之父"。此书把《孙子兵法》和波特的学说相提并论,试图在十三章的篇幅中比较它们的异同,最终链接古今中西的竞争思维。如此广泛的影响,也许早已超出古人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