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篇2:要拥有另辟蹊径的机智,切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因势篇2:要拥有另辟蹊径的机智,切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在面对困境时,如何运用智慧和机智找到转机?本文通过两个生动的故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因势"这一重要思维模式,帮助读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因势篇1:什么是因势?如何因势?因势利导,因势而动,因时制宜】,我们知道因势就是根据当前的形势、趋势或环境等,制定策略、采取行动,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即因势利导,方式方法还可以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而异、因利乘便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因势能力的高低,即于面临不利局势时化解水平的高低,这也常常是强者与弱者的分别,故孙子云:“因势而变,谓之神也。”
我们在因势利导时,通常有3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局势,精准定位,把握核心;
第二步:制定策略,因势而动,灵活应对;
第三步:实施行动,坚定信念,勇于实践。
步骤虽然看起来简单,便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因势利点的注意点,并举例说明:
三、因势利导,因势而动的注意要点
2、拥有另辟蹊径的机智
我们在进行因势利导时,一定要拥有另辟蹊径的机智,大胆不按常规出牌,这样才可独辟蹊径,或可起死回生。
举个例子:有位商人和他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上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一秘密。一天,商人偶然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
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父亲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他。
“同他们拼了!”年轻人断然道。
“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
“那把珠宝交给他们?”
“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儿,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他冲着儿子大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
“老头子!”儿子也同样大声地说,“你说不出一句让我中听的话!”
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看着商人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家伙!”商人尖叫道,“我宁肯死于贫困也不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而此时,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别人阻拦他之前将他的宝物全都投入了大海。
又过了一会儿,父与子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空箱子,然后两人躺倒在一起,为他们所干的事而哭泣不止。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呆在船舱里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了!”
“是的,”儿子答道,“只有您这个法子才是最好的。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犯了企图谋杀罪,法官派人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把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都一致说看到过。法官于是判决他们都有罪。法官问道:“什么人会舍弃掉他一生的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面临生命的危险时才会这样做吧?”水手们听了羞愧得表示愿意赔偿商人的珠宝,法官因此饶了他们的性命。
在这个故事中,这个久经磨炼的商人冷静得确实高人一筹,而这种绝处求生的应变智慧,使他和儿子既保住了性命,又使钱财失而复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有逆天之处,但天无绝人之路。生活中,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学会因势应导,改变当前局势。上天总会在我们最绝望时给我们留下一线生机,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机遇,就能转危为安,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
再比如:一场由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烧毁了保罗美丽的森林庄园,伤心的保罗想贷款重新种上树,恢复原貌,可是银行拒绝了他的贷款申请。
一天,他出门散步,看到许多人在排队购买木炭。保罗忽然眼前一亮,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木炭,分装成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结果,那1000箱的木炭没用多久便被抢购一空。这样保罗便从经销商手里拿到了卖木炭得来的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在第二年春天,保罗又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他的森林庄园重新绿浪滚滚。一场森林大火,免费为保罗烧出了上等的木炭。
局势可预而又不可预,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魔力。不可预知的逆境是对我们生命的考验。保罗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化解了危机。在经受挫折的时候,我们也应像保罗一样调整好心态,保持住清醒的头脑,坦然面对危机,在绝望之中找到另一种前进的动力。
切记,如果面对危机自己先乱了阵脚,不但找不到新的出路,而且还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