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普典型案例 |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建立“桥梁在线”数字桥梁博物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普典型案例 |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建立“桥梁在线”数字桥梁博物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6/15/80048972_1132355435.shtml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建立的“桥梁在线”数字桥梁博物馆项目,得到了北京市科协基层科普项目的大力支持。该项目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系统整理了古今桥梁的数据,不仅为古旧桥梁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桥梁的特点,丰富了桥梁文化的内涵。

为迎接2024年全国科普日的到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科协频道对北京市科协所属学会、基金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协、事业单位科协、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开展的2023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中央专项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梳理,展示科普成果、交流科普经验,供大家学习借鉴。

茅以升先生说过:“桥梁是一国文化的表征。”中国是桥梁大国,也在逐步迈向桥梁强国,让更多国人了解中国古今桥梁对重视古桥保护和迈向桥梁强国有着长远的意义。为持续推进桥梁科普事业、桥梁科技事业的一体化发展,在北京市科协基层科普项目的支持下,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建立了“桥梁在线”网站(http://www./index.html)。一方面,方便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国桥梁的科技成就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古桥修缮保护与文化传承,同时,为大众普及桥梁知识、提升桥梁素养搭建平台,以促进我国桥梁事业蓬勃发展。


桥梁在线平台网站首页

截至目前,“桥梁在线”网站共统计现代桥梁2700余座,为现代桥梁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网站以创建古桥“信息卡片”等数据清单的形式,为古桥分类保护及深入梳理提供数据基础,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以不同视角了解桥梁知识提供了平台。该网站收录了文献、图片、影音、三维数字模型等多种信息形式,并以空间和时间信息形成主线。


北京现代桥数量

项目自结题上线至今,累计实现科普资源化容量达到16.21GB(截至2024年7月23日),月均请求次数达到19000余次。

“桥梁在线”数字桥梁博物馆项目有以下三点建设经验:

选题明确,立意深刻:宣传桥梁历史文化

该项目紧紧围绕桥梁这一重要的文化表征,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系统整理了古今桥梁的数据。这不仅为古旧桥梁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桥梁的特点,丰富了桥梁文化的内涵。


桥梁三维模型

“专业团队+学生”模式,科研与科普一体化发展

该项目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建筑大学主办,基金会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牵头,委托北京古桥研究中心专家教授团队负责内容审核和功能规划。团队教师利用平台的基础数据资料,结合自身素养,开展了古桥的保护性修缮设计及科研工作,通过对古桥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科学价值梳理,形成丰富的认知和提升。在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了丰富的科普创意知识元素,通过科普讲座和文创产品研发,形成了科研与科普一体化发展体系。

以中轴线古桥万宁桥为例,北京古桥研究中心利用无损检测与三维激光扫描等多学科方法开展承载力评估工作,助力古桥修缮保护设计,为中轴线申遗成果奠定了基础。此外,团队师生协作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完成万宁桥数据信息收集及科普图文、视频、三维模型制作,同时结合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团队开发系列科普教学套件——中轴线上的万宁桥科普课程材料包,丰富了研究成果应用,不断服务科普工作。项目既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桥梁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充分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的双赢。

利用“小步快走”模式,先统筹后实施

通过统筹安排和分批推进的方式,逐步完善平台功能,稳扎稳打,效果显著,确保了项目的可持续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