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2024 年全球财富报告》:香港跻身全球第三,人均财富454万港元
瑞银《2024 年全球财富报告》:香港跻身全球第三,人均财富454万港元
瑞银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香港以人均财富454万港元跻身全球第三。报告分析了来自56个经济体的收入和财富数据,这些市场占据全球财富的92%。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财富增长4.2%,扭转了2022年3%的损失。即使面对持续的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全球财富仍增长8.4%。
报告中的“财富”是指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加上实物资产(主要是住房)减去债务后的价值。
以美元计,中国香港成年人的平均财富为582,000美元(约454万港元),位列全球第三。美国以人均564,862美元排第四,澳大利亚以人均546,184美元排第五。瑞士以人均709,612美元位居第一,卢森堡以人均607,524美元位居第二,新加坡则以人均397,708美元排第八。
在成年人财富中位数方面,香港同样排名前列,以206,859美元(约161万港元)排全球第四,而新加坡排在第18位,财富中位数为104,959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2008年至2023年平均财富增长率高达116%,但财富中位数却下降了2%,这间接反映了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不均衡。
实际上,瑞银数据显示,在2008年至2023年,新加坡的财富不平等程度上升了22.9%,而香港有所改善,下调5.9%。
此外,以成年人百万美元富翁比例计,位列第一的卢森堡超过16%,排第二的瑞士略低于15%,香港和澳大利亚接近10%,意味着每10人中就有1名是百万美元富豪。
瑞银预期,到2028年,香港的百万富豪(按美元计)人数将增加逾17%,达到737,716人;中国内地将增加8%,达到6,505,669人。不过,荷兰的百万美元富翁预计将下降4%,英国预计将下降17%。
据分析,到2028年,英国将成为失去最多百万富翁的国家。瑞银报告预测,英国以美元计的百万富翁人数将减少17%,从2023年的306.2万下滑至2028年的254.2万。世界上最富有的阶层仍然是一个小而集中的群体,只有12人拥有5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的财富,而只有14人拥有2兆美元的全球财富。
自21世纪伊始,全球财富版图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最贫困阶层(财富少于1万美元)正加速缩小,而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则迎来了显著增长。
这背后,是财富分配格局的深刻调整,也反映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最贫困人口比例持续下降,如今已不再是主流人群。与此同时,中等财富阶层(1万美元至100万美元)快速壮大,占比接近一半,这部分人群的财富增长,得益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机遇。
然而,世界上最富有的阶层仍然是一个小而紧密的群体。根据该报告,金字塔顶层只有14个人,他们共同拥有近2万亿美元的财富,1%的超级富豪拥有着近一半的全球财富,他们的财富规模是底层50%人口的1000倍,这种财富高度集中现象,凸显了全球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平等。
瑞银在报告中表示,尽管整体财富可能有所增长或减少,但许多人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因为他们感受到的个人财富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这是因为在许多国家,平均财富的增长掩盖了中位数财富的急剧下降,这意味着财富不平等加剧,财富更加集中在最富有的人手中。
在瑞士,平均财富是中位数财富的四倍,法国和墨西哥是两倍,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这一数字高出近三倍,而在美国、巴西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是五倍。
虽然两代人之间的巨大财富转移问题早已在讨论,但瑞银在今年的报告中指出,财富不仅在“纵向”传给子女,而且还将“横向”传给配偶。瑞银估计,在未来20至25年内将转移的约83万亿美元中,有9万亿美元将横向传给配偶,由于夫妻之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年龄差距,这种巨大的财富转移大部分将流向女性。瑞银补充说,配偶通常会持有这笔财富4年左右再向下传递,最大的横向和纵向财富转移发生在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