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之后是什么样的景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之后是什么样的景象?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PV22V90553GSDY.html

“明心见性”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关乎对自性的认识,更是一种实践方法。本文将通过六祖慧能的教诲,深入探讨“明心见性”的真正含义及其实践方法。

前面我们聊完了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今天来来聊聊什么是“明心见性”?

六祖慧能曾说过:“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思善、不思恶,即心无所住的时候,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虽空寂无念,同时又并不如槁木死灰一样,蓦然回首,发现那个“了了分明”的灵知即是本来面目。

所以常说:“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这就是见到佛性了。

六祖也说:“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性是“真空妙有”,是“一念不生”的,即一念不住,也就是无所住,但绝不是“顽空”般的槁木死灰。

“一念不生”是指妄念不生,并不是一个念头也没有,要知道心是活泼泼的。

而“了了分明”就是性之用,不然为何六祖会说“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但必须是“一念不生”的性体,才能有“了了分明”的性之妙用。

所以真空则必有相用,有相用才是真空。故曰“性即相、相即性”,即妄即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们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透过相而见性,不为相所转;明白一切事物,任何相之用,都是性的显现,是心的妙用,只利物之用,而不为物所用,即为明心见性

古德云︰拈一根草,即丈六金身,这就是悟后的脚注。

即是丈六金身即是指,所以这也是在说“相即是性”,性相不二,心物一体。

但不能在草上住相,着境。故《金刚经》里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相都是随缘应用,毫无粘滞,即为明心见性

但明心见性之后,并不是不用修了,因为人的劣根、习气还在,它们依照扎根在第八识里,并未完全清除干净。

犹如装大便的木桶,虽然已经去掉了桶里的大便,但臭味已经渗透到了木头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消除臭味,并且不能再让大便进来。

所以“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下“保任”功夫。这就是圭峰宗密禅师说的︰“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

意思是说:真理虽然顿悟,但习气深厚,不能马上除掉,需要时时刻刻觉察,在事上锻炼,损之又损,去掉劣根习气方成正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