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要让垃圾毁了海坨山 户外出行莫忘LNT原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要让垃圾毁了海坨山 户外出行莫忘LNT原则

引用
户外资料网
1.
https://m.8264.com/viewnews-111854-page-1.html

海坨山,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赤城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241米,是北京第二高峰,延庆县第一高峰。2009年,海坨山入选中科院地理所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成为全国登山爱好者向往之地。

然而,近期有网友发帖反映,这个户外爱好者的活动胜地却被一些不文明的露营行为破坏。露营地到处垃圾不堪入目,野营后生活野炊在花丛中留下一个个斑秃。


海坨露营地上的垃圾(网友“牛牛的爸爸”拍摄)

海坨山现在并没有开发成旅游区,只是国家自然保护区。野游的人慢慢让她走进人们的视线,去的人越来越多。在海坨山露营,也使得她成了北京最著名的野营地。悲哀的是垃圾人在向大自然不断索取的时候也在不断的伤害她,露营地到处垃圾不堪入目,野营后生活野炊在花丛中留下一个个斑秃。

海坨山自然保护区从前年开始封山,并围上铁丝网,然而每年封山后都被野游的人把铁丝网破坏掉不断进入。当地政府并没有强行制止,而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但是为了保护海坨山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在大海坨村把停车场修在了山脚下并修了一段上山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垃圾,入山门要交10元垃圾清理费并给一个垃圾袋,在下山归来的时候把垃圾带下来还可以换回五元钱。即使这样山上依然是遍地垃圾!


海坨露营地上的垃圾(网友“牛牛的爸爸”拍摄)

也许你可以说这只是当地人挣钱的一种手段罢了,但是有谁还能找到五元钱能够进入的自然景区?当我们看到第一处垃圾的时候,我们对同伴说:“咱们下山的时候把这垃圾带下去”,然而到后来看到的太多太多。山上立着请勿生火等警示牌,而生火留下的柴灰就在旁边,垃圾也就扔在警示牌边。


海坨露营地上的垃圾(网友“牛牛的爸爸”拍摄)

我们下山后和当地人聊起说:‘山上有好多垃圾’,人家只反问了一句:‘又有很多垃圾了?看来又该清了’
看来当地人是经常清理着的。其实一下得山来就有一个专修的垃圾池,然而垃圾池外表竟然也遍地垃圾!我们去的时候还只是周四,周末双休日的时候据说山上会搭起上百的野营帐篷,当喧嚣散尽上山将是一种何等的遍地狼藉可想而知。真的很令人气愤!

看到此事后,小编暂且不想讨论监管部门是否管理上有所缺失,只想问问那些随意丢弃垃圾的人,你们是户外人吗,是不是已经将LNT原则抛到脑后了: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户外运动兴起,大批游客进入森林、公园、荒野等地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到了70年代,户外运动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破坏开始引起美国林业管理部门的重视。随着更多户外、教育、保育等公众组织的加入,出现了以教育来代替行政管理的“无痕山野(Leave No Trace)”理念,它继承了“土地伦理”的思想,并和现实中的户外运动与生活方式相结合。今天,无痕山野(Leave No Trace)的各种课程已经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Leave No Trace的意思是走过不留痕,是户外环保行为准则,旨在引导我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保护自然并尽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冲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事先筹备

  • 了解前往地的特殊规定。
  • 做坏天气、可能危险及紧急状况准备。
  • 避开尖峰时段。
  • 以小团队前往。分散大团体,四至六人一组。
  • 把垃圾量减至最低。
  • 用地图及指南针,避免人为信号:漆、石堆或路条。

2. 在坚实的地表行走与露营

  • 坚实的地包括步道、岩石、碎石地、干草或雪地。
  • 保护水源区,扎营离湖或河至少两百尺。
  • 找营地不是做营地,换营地更不必要。

在密集使用区

  • 使用现存步道及营地
  • 以一列行走步道,即使湿地或泥泞地。
  • 营地范围尽量少,活动集中在无植物生态处。

在未开发地区

  • 避免开发出营区或步道。
  • 避免使用刚被影响之处。

3. 处理废弃物

  • 背进来背出去。检视所经之处,把废弃物、食物残渣及纸屑都带出去。
  • 置排泄物的小洞必须六至八寸深,离水源、营地及步道至少两百尺。事毕掩埋并掩饰。
  • 卫生纸与其他卫生用品带出去。
  • 盥洗或洗碗时,提水到距河或湖两百尺出,不使用不可自然分解的洗洁剂。洗碗水滤渣后分散洒掉。

4. 发现的,留存原貌

  • 维护过去;不要碰触文化或历史遗迹。
  • 保持岩石、植物与其他自然物原貌。
  • 避免引进非本土的物种。
  • 不要打造建物、家俱或挖渠。

5. 让营火的影响减至最低

  • 营火对荒野的影响是永恒的。用炉煮食。用烛灯。
  • 在允许营火处,只在火圈处生火。
  • 生小火。只取地上,手可折的小树枝。
  • 烧成灰烬,浇到全熄,分散冷灰烬。

6. 尊重野生动物

  • 远观,勿尾随或靠近。
  • 绝不喂食,以免它们的健康受害、摄食习性改变、暴露行藏以及其他危险。
  • 切实收藏事物与垃圾,既保护野生动物也保护你。
  • 管束宠物,否则留它们在家。
  • 避开敏感时节:交配期、筑巢、育雏,或冬季。

7. 想想其他人

  • 尊重他人应享的游历品质。
  • 于礼,狭径相逢应避让。
  • 礼让负重游人,避到下坡侧等待。
  • 憩息或扎营时远离步道与其他游人。
  • 别让你的声音掩盖了大自然的声音。

也许“我们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这种现状,但我们可以呼吁更多的人在走进大自然的时候尽可能的不去破坏她。不要等到当地因此不得不彻底禁山的时候再去表示遗憾!或许真的封山了才是对她最好的保护,但就现状来说还是加强一下自身的文明素质吧,不要去随意踩踏那些未经踩踏出的鲜花地!不要手捧大把的鲜花!其实很丑!小五台山不就是因为金莲花被大面积破坏而彻底封山了吗!不要扔下垃圾,其实让人看到了你很脏!记住一句话并遵循吧“我们只用眼睛和相机带走美景,不留下任何垃圾”。

请文明户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