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戚家军”其实是中国军队的一支军队,由一个国家的军队培养出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戚家军”其实是中国军队的一支军队,由一个国家的军队培养出来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IT8FDH8G05566YFP.html

明朝时期,一支特殊的“军事顾问团”被派往朝鲜,他们的任务是训练一支海外版的“戚家军”。这支由浙江士兵组成的训练团队,不仅改变了朝鲜军队的面貌,还为东亚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明王朝有个属国叫朝鲜,朝鲜宣祖时代有个宰相,叫做柳成龙,这个人收藏了一批他与明军将领的往来书信,并归纳出版成了一本《唐将书帖》(很奇怪为什么明军军官被叫做唐将),正是这本书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年明军并没有完全撤回国内,而是留在朝鲜,组成了一支“军事顾问团”或者叫“军官训练团”,训练出了一支海外版的“戚家军”,又以这支军队为骨干,组成了当年朝鲜的正规军。

《唐将书帖》中的书信已经被收入1994年由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影印出版的《古文书集成》。

明军参将骆尚志给柳成龙的一封信中写道:“近因倭奴畏威效顺,让还朝鲜,退回日本……或将倭巢出来之人,一万数千有余,立一大元帅统之,定立头目,教习武艺,修整器械,以一教十,以十教百,以百教千,以千教万,务成精兵,虽倭奴有复来之念,我有精兵待之,法曰弗恃不来,恃吾有以待之。何如?——骆参将。”

翻译成白话,就是骆尚志建议将降倭朝鲜人组织起来,教习操练,防备将来再犯日军。柳成龙立即上书朝鲜国王:“不如乘此南兵未还之前,急急学习、操练火炮、筤筅、长枪、用剑、鸟铳、器械。”后面就是引用骆尚志的原话了,“天兵”肯主动帮忙训练,国王自然喜出望外,完全照准。

而骆尚志指派的南兵教师都是浙江应募而至的下级军士,就是这帮人训练出了一支技艺精善的邻国军队——朝鲜王朝军队的正规军。这些宝贵的书信提示我们去了解这一点。

《唐将书帖》中有25件是有署名的,这其中就包括南兵教师(大名军官担任朝鲜军队的军事教官)的邵应忠、郑德、徐文、张三六,这些下级军官表示“况我浙俱是富家子弟”,应募当兵“皆是为名利而至”,还在信中大倒苦水,说朝鲜生活条件恶劣,很想调回国内,也表示了训练好朝鲜军队的决心,还对朝鲜军民极力维持他们的军需供应表示了满意。“三营将”王必迪(官阶应该是游击将军)写给柳成龙的一封信(往后我都翻译成白话,免得读者看着费劲儿)中就表示:你们国家遭此大难,老百姓都很困难了,您又送给我们八头牛,非常感谢,我这儿已经有十一头没有主人的牛,我杀了八头给弟兄们吃了,先还给您三头,我这还有四十五头牛,过两天都给您送去。”

朝鲜军官车天輅写给明军刘屠两个千总的信中则说:“两位先生(原文是公,小编不知道该翻译成啥),委屈自己来到这儿帮我们练兵……已经训练好了六千,把这些士气不振的残兵败将训练成如此精锐……这是老天让您二位帮助我们,不让我们灭国呀……兄弟我感激振奋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朝鲜军队的训练,从1592一直延续到1602年。主要内容是训练炮手、射手与杀手(“三手军”),尤重炮手。标准教科书是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方法是“三同”训练法,也就是与朝鲜军人同吃住、同衣甲、同器械。“戚家军”的战术精髓,被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朝鲜军,使朝鲜军成了“戚家军”的海外真版。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检验训练成果后说:“这是我国数百年来从未见过的军容。连相貌军装都跟天兵(这不是咱们沾沾自喜,朝鲜君臣一直是管明军叫天兵的)一样了,看你们能够熟练地演练我们从来没有过的阵法,我太高兴了!”

柳成龙对明朝军事顾问团有个经典的评价(近乎白话,不翻译了):“所谓南兵者,乃浙江地方之兵也,其兵勇锐无比,不骑马,皆步斗,善用火箭、大炮、刀枪之技,皆胜于倭。头戴白幍巾,身以赤白青黄为衣,而皆作半臂,略与本国罗将之衣相近,真皆敢死之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