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之春》:打破成王败寇的叙事
《首尔之春》:打破成王败寇的叙事
《首尔之春》是韩国导演金成洙执导的一部历史政治惊悚片,以1979年"双十二政变"为背景,展现了韩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阴谋与背叛的历史。这部电影不仅在韩国取得了千万观影人次的票房佳绩,更因其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1979年12月12日,韩国陆军少将全斗焕联合秘密组织"一心会"势力发动军事政变,逮捕陆军参谋总长、戒严司令官郑昇和上将,全面掌握军政大权。此后,在19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全斗焕担任"第五共和国"总统,实施铁腕统治,备受争议。
电影对"一心会"为代表的权力渗透有深刻展现。(资料图)
《首尔之春》以140分钟的时长,浓缩了这场政变的9个小时。导演金成洙通过简单的场景和紧张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必然性。电影中,全斗焕的原型人物全斗光是一个擅长操纵人心和权力的小人,而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信则是一个坚守底线和原则的真正军人。
为了向双十二政变中坚守抵抗的普通军人致敬,金成洙创作了丁海寅饰演的吴振浩等角色。(资料图)
电影中最浓墨重彩的人物是李泰信。在政变期间,他担任首都警备司令官,与叛军僵持到最后一刻,即使在败局已定时,也坚守军人的职责。李泰信这一角色更像是政变当中无数悲剧英雄的缩影,寄托了创作者对人性的期待。
《首尔之春》不仅是一部历史政治惊悚片,更是一部政治警示片。它展现了系统的失效和人性的溃败是多么轻易,文明的建立则极为脆弱。因此,历史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述,向更新一代人重述,向不了解的人重述。
这部电影在2023年底成为韩国年度票房冠军,累计观影人次突破千万,尤其在20-30岁年龄段的观众中引发热议。前总统文在寅看过该片后,在社交网络发文称:"我祈愿对不义的叛乱势力和不公的历史的愤怒,能够成为我们改变不公正现实的力量。"
在金成洙看来,《首尔之春》指向的悲剧具有普适性,在任何社会、时代都可能重演,因此向年轻群体传递这个故事是他的心愿。全斗光用"失败才是叛国,成功就是革命"说服同伙,而《首尔之春》则打破了成王败寇的叙事,让电影重新给予历史评判的空间。
这部电影的成功也反映了韩国电影人对历史真相的不懈追求。尽管在现实中,他们仍面临着来自当局的重重压力,但正如导演金成洙所说:"现在韩国的情况真的丢死人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消除这些问题,再冷静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韩国社会也好,韩国艺术和电影界也好,都会以更优秀的方式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