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自然铜: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自然铜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来源于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它具有活血化瘀、排脓、接骨等多种功效,在中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然铜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传统药材。
自然铜
ZI RAN TONG
归经:肝经、肾经
寒热指数:9
组方排名:260
英文名称:FeS Pyrite Pyrite
别名:方块铜、石髓铅
药品来源: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采挖后,除去杂质)。
道地药材:河北、云南、四川、广东、辽宁、安徽、江苏、湖南、湖北
自然铜的傳統功效
1.活血化瘀
自然铜,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活血化瘀功效值得探討。諸多古籍記載其療效,但用法與禁忌亦需細究。
《日華子諸家本草》指出自然銅能「排膿,消瘀血」,並提及可用於產後血瘀。這說明古人已認識到自然銅具有清除瘀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產後因血瘀引起的相關病症。《開寶本草》則強調其「散血止痛,破積聚」的功效,更直接點明其活血化瘀的特性,並指出其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面的應用價值。
《神農本草經疏》從機理上闡述了自然銅活血化瘀的機制:「自然銅乃入血行血,續筋接骨之藥也。凡折傷則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滯之血,破積聚之氣,則痛止而傷自和也。」說明其辛味能驅散瘀滯的血氣,從而止痛癒傷。
然而,《本草衍義》提出警示:「銅非煅不可用」,強調需經過煅煉去除其毒性,否則可能造成「燥散之禍」。《本草綱目》也指出接骨後「不可常服」,建議「即便理氣活血可爾」,說明自然銅雖有活血功效,但需謹慎使用,避免過量或長期服用。 《玉楸藥解》則拓展了其應用範圍,指出其能「破血消癭」,並能治療風濕癱瘓等症,顯示其活血功效可能涉及更廣泛的病症類型。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自然銅活血化瘀功效的記載並不一致,既肯定其療效,也強調其用法和用量上的注意事項。 現代人若想使用自然銅,務必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嘗試。
2.排膿
自然銅,其排膿功效主要體現在其破血散瘀的特性上。多部古代本草典籍均有記載其相關作用,但理解其排膿機制需結合不同典籍的觀點。
《日華子諸家本草》明確指出自然銅「排膿,消瘀血」,將其排膿作用與消瘀血聯繫起來。此處的「膿」很可能指因外傷或感染導致的瘀血積聚所形成的膿瘍。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闡述了其機理:「自然銅乃入血行血,續筋接骨之藥也。凡折傷則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滯之血,破積聚之氣,則痛止而傷自和也。」這說明自然銅通過行血散瘀,打通經絡,從而達到排膿消腫的效果。 瘀血是膿瘍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自然銅的破血作用,有效解決了膿瘍形成的根本原因。
然而,《本草衍義》則提醒我們注意自然銅的毒性。「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挾熱毒香藥,雖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禍,甚於刀劍,戒之。」這說明自然銅的應用需謹慎,需經過適當的炮製處理,以減少其毒性,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本草綱目》也強調「接骨之後,不可常服」,點明瞭其藥性峻猛,不可長期服用。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對自然銅排膿功效的記載,並非單純指其直接排出膿液,而是透過其破血散瘀、消腫止痛的特性,間接達到治療膿瘍的目的。其應用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醫生經驗,並注意其毒性及用量。 《開寶本草》中提到的「散血止痛,破積聚」也佐證了其在治療膿瘍過程中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基於古代典籍記載,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
3.接骨
自然銅,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具有接骨之效,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從多部典籍中可以看出,古人對其功效的認識頗為一致。
《日華子諸家本草》記載其能「續筋骨」,並指出可治療產後血瘀等症狀,暗示其活血作用能促進骨骼癒合。 《開寶本草》則更直接地指出其「療折傷,散血止痛」,強調其在骨折治療中的止痛和散瘀功效。 《神農本草經疏》也從理論上闡述了自然銅的接骨機理:「入血行血,續筋接骨」,認為其辛味能散瘀止痛,促進骨折癒合。
然而,古籍也並非一味讚譽。 《本草衍義》提出警示,認為自然銅需經煅煉方可使用,否則其「火毒、金毒」會產生副作用,甚至「燥散之禍,甚於刀劍」。 這點也得到了《本草綱目》的佐證,其認為自然銅接骨有效,但「接骨之後,不可常服」。 這些記載提醒我們,自然銅的應用需謹慎,需考慮其毒性及使用方法。 即使其有活血化瘀、接骨的功效,也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濫用。 《玉楸藥解》則更進一步指出其破血消腫的功效,擴展了其在其他骨骼相關疾病中的應用可能性。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自然銅接骨功效的認識是多層次的,既肯定其療效,又強調其潛在風險及正確使用方法的重要性。 其功效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的特性,但臨牀應用需謹慎,並需結合其他藥物,以達到最佳療效並降低風險。
顯示
自然銅的古代典籍
《 本草綱目》:自然銅有著接合斷骨的顯著功效,這點和銅屑相同,其效果是不容質疑的。然而,在用於接骨療程後,不應長期服用。在骨傷恢復階段,更適合使用能調理氣血、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 這段話主要強調了自然銅在骨傷治療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使用者在傷口癒合後不宜過度依賴,應轉向其他更適合後期康復的藥物。
《 玉楸藥解》:「自然銅能破除瘀血,消除癭瘤(頸部腫大),治療風濕所導致的肢體麻痺無力等症狀。其吸濕、收斂的能力,與另一種中藥「無名異」相仿。」 這段文字說明瞭自然銅在中醫中的主要應用,包括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塊以及改善由風濕引發的肢體問題。同時,它也強調了自然銅和無名異在吸濕和收斂方面有著相似的效果。
《 日華子諸家本草》:「自然銅具有排出膿液、消除瘀血、促進筋骨修復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產後因血液異常導致的症狀。此外,它還有安撫心神、平靜驚悸的作用。使用時,可將自然銅研磨後,與酒混合服用。」
《 開寶本草》:「自然銅」這味藥主要用於治療骨折和各種外傷,它能促進瘀血的散去,有效緩解因傷口導致的疼痛。此外,「自然銅」還有破除體內積聚物的功效,能幫助改善因氣血不暢所引起的各類病症。
《 本草衍義》:《本草衍義》這本中醫古籍中對於「自然銅」的解釋如下: 在民間,人們常認為自然銅是用來接合斷骨的良藥,且流傳著許多相關的藥方。然而,從中醫的角度看來,治療骨折應著重在補充氣血與調理脾胃上。自然銅這種礦物質必須經過煅燒才能使用,倘若剛從火爐中取出,由於其內含的火毒和金屬毒會互相增強,再搭配具有熱性和毒性的香料藥材,雖然可能具有接骨的效果,但同時也會帶來過度燥熱和散失體液的副作用,其危害甚至比刀劍傷害更為嚴重,因此應當謹慎使用。
《 本草綱目》:自然銅有著接合斷骨的顯著功效,這點和銅屑相同,其效果是不容質疑的。然而,在用於接骨療程後,不應長期服用。在骨傷恢復期間,可以適量使用以幫助理順氣血、促進血液循環。 這樣一來,便將古文中的含義清晰地轉換成了現代語言。
《 神農本草經疏》:自然銅是一種能夠進入血液、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幫助肌肉生長、骨骼修復的藥材。當人體遭受骨折等傷害時,血液會在受傷處凝結形成瘀血,造成疼痛。自然銅因其性質辛烈,能有效散去這些瘀血,並消除因瘀血所引起的氣滯,一旦瘀血與氣滯被清除,疼痛便會緩解,傷口也會自然癒合。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自然銅在中醫學中的作用機制,強調其對於骨折後血液瘀滯及疼痛的治療效果。
《 玉楸藥解》:「自然銅能破除瘀血,消除癭瘤(頸部腫大),治療風濕所導致的肢體麻痺無力等症狀。其吸濕、收斂的能力,與另一種中藥「無名異」相仿。」 這段文字說明瞭自然銅在中醫中的主要應用,包括活血化瘀、消除腫塊以及治療風濕性疾病所引發的肢體無力。同時也指出自然銅具有良好的吸濕及收斂效果,與「無名異」這種藥材相似。
自然銅的現代功效
1.防癌抗腫瘤
自然銅中之銅元素,可減少細胞損傷、防止變異,達抗癌效果;復能抑制癌細胞增殖及轉移,具抗腫瘤作用。
2.抗菌抗病毒
自然銅含有銅等元素,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在中醫中,自然銅用於治療口腔疾病、皮膚病等,具有抗菌效果。它可以研磨成粉末,外用於患處,或口服治療口腔感染等疾病。現代研究也證實了自然銅對多種細菌的抗菌性,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此外,它還可以與其他中藥組合使用,如白芍、川芎等,構成具有抗菌功效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相關疾病。
3.止痛功效
自然銅研磨成細粉後藥用,可與川芎、廣木香等中藥組合製成止痛藥方,用於治療頭痛、牙痛、腰痛等疼痛症狀。同時,自然銅也可用於治療風濕病和關節炎引起的疼痛症狀。
自然銅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自然銅的炮製
自然銅:刷淨,敲成小塊。
煅自然銅:取自然銅塊,置坩堝內煅至紅透,傾入米醋中淬酥,取出,再煅燒淬酥一次,至光澤消失為度。曬乾後,碾為粗末。(每自然銅100斤,用醋兩次共50斤)
《綱目》:自然銅,今人只以火煅醋淬七次,研細水飛過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自然銅注意事項重點:
陰虛火旺、血虛無瘀者忌服:
- 自然銅具有溫熱性質,陰虛火旺者服用恐會加重症狀。
過敏體質者慎用:
- 自然銅為有毒藥物,過敏體質者易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瘙癢、疼痛等。
孕婦禁用:
- 自然銅具有毒性,孕婦使用恐對胎兒造成傷害,甚至導致發育異常、流產。
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 自然銅需由腎臟代謝,腎功能不全者使用恐導致自然銅在體內蓄積,引起中毒。
高血銅血癥患者禁用:
- 自然銅能增加體內銅含量,高血銅血癥患者使用恐加重病情。
自然銅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癱瘓損傷癰風濕病頭痛疼痛腰痛
自然銅含有的化學成分
二硫化鐵(Iron disulfide (Pyrite)), 銅(Copper), 鎳(Nickel), 砷(Arsenic), 銻(Antimony), 硅(Silicon), 鋇(Barium), 鉛(Lead)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