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软考高项备考经验分享:从辅导班选择到冲刺阶段安排
2024软考高项备考经验分享:从辅导班选择到冲刺阶段安排
最近,关于软考高项考试难度增加的讨论越来越多。随着机考的到来,考试范围已经从辅导班老师强调的重点扩展到了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第三版换第四版+首次机考"的通过者,本文将分享一些备考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对正在准备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今后报辅导班还有用吗?
辅导班仍旧有帮助,但是否值得花费那么多钱则因人而异。辅导班适合首次参加考试需要快速过整体知识点的考生,冲刺阶段可以看看他们发的一些东西进行查漏补缺。也可以加入一些备考群,里面可能会有慷慨的大佬们提供各种老师的教程。
在快速过一遍知识点后,就要不断细化了,细化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有:看教材!看教材!看教材!如果你说时间不够,那只能说,即使是在拿到新教材后仅剩一个月多几天的情况下,每天坚持2小时的学习也是完全够用的。
二、高项哪个老师好呢?
听讲的化推荐马军老师,不停只看PPT的化可以看江山,听就算了。建议:看老师讲解只是开始,任务也仅是快速过重点,计算弄会,对上午题和下午题考法弄明白套路(上午能选对就行,下午至少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三、学习的重点跟顺序呢?
过重点->过教材->计算题->案例相关+细化教材->论文相关->题感
应试建议遵循: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最后把书扔了。简单说就是第一遍梳理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把书读薄),此时尽量理解不需要背,有人这时候把十大领域各种ITTO使劲背,真的没必要;然后就是在案例准备和论文准备阶段把自己的理解融入知识点,最后自然而然的就能把书扔了。对ITTO等内容,并不需要专门去背,在案例和论文准备阶段自然而然就能记住。
第一阶段建议单独把知识点打印出来,你专业内本身就会的就不要放上去了纯属浪费时间,除非你要出书。准备个随身装的小册子上面把下午考试相关的写上去,是写上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身装的,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多读一读。考试当天在中午休息也能拿出来临阵磨磨枪。
四、案例论文怎么准备?
案例:把案例拆分,基本无非就是找错+计算+默写。随身小册子就是默写了,碎片时间完全能搞定个80%以上。找错看看马老师的案例找错讲解就够了,甚至不是当年最新教程都行,有套路的这类题,看完最多丢个1-2分。计算是最简单的,一分别丢!一分别丢!一分别丢!在第一二轮过完知识点后每天找个真题练练就行保持热度,熟悉公式。
论文:首先就是背景,千万不要用网上所谓高分论文的背景,找个当地的特别一点的背景,当然你有真实的项目背景最好,可以以顾问参与的项目的验收和建议为背景,按照项目理解各自己写一篇(论文里说人话!不要复制书上的原话!),把阶段内用的图表也尽量画进去(百度一下改成自己的就行),里面用到的例子也是甲方遇到的,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琢磨你的论文的,不要用八股文里的例子。
虽然考试时并没有考十大管理,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即使考偏了也能顺利通过。所以从背景准备开始就要把这个背景当作是你的项目,用你的从业经验,你的理解,你的话语,你的一切去融合它!
五、关于冲刺阶段
把每天内容流程化固定下来,建议:每天在信管网每日一练做70道选择题(查漏和细化深化知识点理解)+2道案例大题+一篇论文方向细化+碎片时间小程序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
做错的题:不是把它抄下来使劲背做错的知识点,当然你需要弄会这个题,然后你需要找到书上的位置,反复读一读!看看前后文延申的反复读一读看一看!通过这种方式能防一手机考上午出些你没见过的题,这方法受益匪浅,因为谁也不是机器每天看书我也没耐心没时间。
六、学习阶段的输出
这条是个补充,上面说的第一遍输出的是知识点整理,尽管移除了很多已掌握的内容,还是打印了几十张A4纸。
在第二遍结合案例和论文准备后就变成了另一个随身册子,记录着每章节不敢说百分之百能不错的知识点和一些过教材时认为是考点且没把握能选对的内容。这个小册子+案例小册子+自己写的论文就是考试当天带的东西,不需要背那么多东西,轻松上阵。
最后想说,过线真的不难,放松心态要有信心,别被通过率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