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居家手术伤口换药卫生教育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居家手术伤口换药卫生教育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ihealth.vghtc.gov.tw/media/696


播放影片: https://ihealth.vghtc.gov.tw/media/696

【學習重點】

  1. 換藥時勿重複使用無菌棉棒,消毒方向依不同傷口由內往外或由上往下消毒,消毒範圍需大於傷口5公分,無菌紗布覆蓋需超過傷口周圍1公分。
  2. 傷口照護的注意事項包括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潮濕;手術後傷口未拆線前需保持乾燥,不可淋浴或盆浴;若出現發燒、傷口紅腫、分泌物增多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一、換藥時機

每日至少換藥一次,傷口滲濕或敷料脫落時應立即更換,若傷口皮膚已結痂、癒合,即可停止換藥。引流管傷口因不同管路照護需求,需視護理師說明調整換藥時機。

二、準備用物

無菌棉棒(視傷口大小選擇)
無菌紗布(視傷口大小選擇)
紙膠(皮膚過敏者可選擇抗過敏紙膠)
無菌生理食鹽水(開封24小時後即應丟棄)
水溶性優碘(不含酒精成份)

三、換藥步驟

  1. 換藥前使用肥皂或乾洗手液洗手,協助病人露出傷口部位。
  2. 移除舊敷料並檢視傷口有無紅腫、滲液,觀察滲液的性質、量、顏色及味道,移除舊的敷料後需再次洗手(若傷口的分泌物很多或紗布沾黏時,應先使用無菌生理食鹽水清洗並潤濕後再移除敷料)。
  3. 視傷口大小選擇棉棒數量,將水溶性優碘倒於棉棒上(勿將棉棒伸入瓶內或直接接觸瓶口),持水溶性優碘棉棒消毒傷口,直線式傷口以滾動的方式由上往下消毒,並由內往外,使消毒範圍需超出傷口5公分以上,可視傷口長度分段消毒,勿來回擦拭。
  4. 引流管傷口使用棉棒滾動、由內往外環狀消毒,最後再消毒引流管,勿來回擦拭。
    一枝棉棒擦一次即應丟棄,不可重複擦拭,避免感染。
  5. 優碘必須停留在消毒區域至少2分鐘,以達到消毒效果,再以生理食鹽水棉棒依上述方法將消毒區域的優碘擦拭乾淨,可避免優碘殘留刺激皮膚或色素沉著。
  6. 打開紗布包裝,由紗布的一角拿取,覆蓋到傷口上,不可污染紗布與傷口的接觸面,引流管需使用Y型紗布,紗布開口需朝上放置,外蓋一般紗布,紗布大小需大於傷口周圍1公分,接著使用紙膠固定傷口,黏貼紙膠時應順著紗布厚度下壓。
  7. 換藥後,需再次使用肥皂或乾洗手液洗手。
  8. 若是組織凝膠傷口,不需在薄膜表面塗抹任何藥物,可短暫的碰濕傷口,如淋浴或短暫的盆浴,但避免游泳、大量流汗等活動在日光或日曬下長時間曝曬,以防止疤痕黑色素沉澱。

四、手術傷口照護注意事項

  1. 隨時保持傷口清潔乾燥,若有潮濕,即應換藥。
  2. 手術後傷口未拆線前需保持乾燥,不可淋浴或盆浴,以毛巾擦拭清潔身體,避免造成傷口感染。
  3. 若出現以下問題,應立即求診:發燒(體溫≧38.5℃,經喝水、休息後仍無法退燒)、傷口周圍有紅腫、發熱、持續劇痛、傷口繃開、裂開、傷口分泌物增多、流出濃液、有惡臭味、持續出血、縫線脫落或引流管滑脫等情況。

五、結語

正確的換藥方式是預防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的必要條件。例如於換藥前後都要洗淨雙手,換藥時勿重複使用無菌棉棒,消毒方向依不同傷口由內往外或由上往下消毒,消毒範圍需大於傷口5公分,無菌紗布覆蓋需超過傷口周圍。當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化膿性分泌物時,需儘速就醫。若您對傷口照護有任何問題,請打電話到24小時「醫療諮詢專線」:04-23741353。

六、參考資料

  1. 蔡香葳、郭貞嬋、邱存梅、余沛瑀、林秋子(2020)‧ 提升腹部急症病人引流管自我照護正確率‧長庚護理,31(1),62-76。https://doi.org/10.6386 /CGN.202003_31(1).0006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长庚医院健康资讯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