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虫豸”一词的古今演变:从昆虫到贬义词的转变历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虫豸”一词的古今演变:从昆虫到贬义词的转变历程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5080740545896067.html

“虫豸”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王逸的《九思·怨上》:“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这里的虫豸,指的是小虫的通称。在唐杜荀鹤的《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中,也用到了这个词:“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可见,虫豸在古代诗歌中多被用来形容微小的生命。

虫豸也有詈词的含义,指的是下贱者。《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记载:“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靦面目耳。”这里用虫豸来形容那些不以为耻的人。到了宋代,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卢程》中也提到:“任圜常以公事入谒,程乌纱隐几,谓圜曰:‘公是虫豸,辄来唐突!’”可见,虫豸一词在当时已经具有了贬义。

到了清代,黄遵宪在《度辽将军歌》中写道:“幺么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这里的虫豸,依然被用来形容那些卑鄙无耻的人。而鲁迅在《华盖集·战士和苍蝇》中,则将虫豸与苍蝇并列,用来形容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总的来说,虫豸一词从古至今,一直承载着贬义。它既指代小虫,也用来形容那些卑微、下贱的人,甚至有时候,它也被用来形容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