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MF年度报告:中国宏观经济筑底回稳,2025年有望实现4.8%增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MF年度报告:中国宏观经济筑底回稳,2025年有望实现4.8%增长

引用
中国网
1.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24-12/03/content_117582971.shtml

2024年11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2024-2025)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筑底回稳的中国宏观经济”,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王一鸣、刘元春、曹远征、张宇燕、毛振华、刘晓光联合解析。


图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主要特征

  1. 经济增速放缓:前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名义GDP同比增长4.1%。

  2. 工业生产强劲回升,服务业疲软: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跌4%。

  3. 内需不足依赖外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外贸形势好转,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2.2%,贸易顺差达6895亿美元。

  4. 物价持续低位运行:CPI同比上涨0.3%,PPI同比下降2.1%,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0.7%。

  5. 就业企稳但收入增速回落: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同比增长5.2%。

  6. 企业绩效波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

  7. 财政收入下滑: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下降2.2%,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下降20.2%。

  8. 房地产持续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0.1%,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2.7%。

9月底以来的宏观政策调整与效果评估

自9月下旬以来,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密集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和增量政策。本轮政策调整呈现四个突出特点:

  1. 货币政策转变:从“稳健”转向“支持性”,实施大力度降息操作。

  2. 化债工作思路转变:推出12万亿元化债方案,优化债务结构。

  3. 房地产政策调整:明确“止跌回稳”目标,降低房贷利率,调整首付比例。

  4. 财政政策加力:加大助企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内需。

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挑战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大上行机遇:政策调整效果显现、资产价格效应、外部冲击应对准备充分、深化改革举措落地。同时,也面临出口增速回落、总需求失速、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股市波动等风险。

2024-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4.9%,2025年增长4.8%。在乐观情景下,2025年经济增长可达5.2%。在悲观情景下,2025年经济增长可能降至4.6%。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科学设定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中高速增长,强化就业、价格、收入目标。

  2. 坚定一个决心、抓住四大机遇: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确保政策效果。

  3. 着力扩大内需: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组合。

  4. 探索新型政策组合模式:创新产业政策,推动良性循环机制形成。

  5.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地方政府潜力,注重就业导向的投资政策。

  6. 坚持“发展中化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货币政策支持作用。

  7. 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以开放姿态,探索新型合作关系。


图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专家观点

  • 王一鸣: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同时关注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

  • 张宇燕:世界经济显示韧性,但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人工智能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 曹远征:中国经济步入新阶段,已临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应对策略包括稳杠杆、上轨道、可持续发展。

  • 刘元春:中国经济运行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系统性认识和政策调整。扩内需与稳信心是关键。

  • 毛振华:中国经济处于深度周期调整,建议出台“三个10万亿”方案,包括现金补贴、债务置换和保障房补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