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的热量高吗?如何健康吃烤肉?
烤肉的热量高吗?如何健康吃烤肉?
烤肉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但其高热量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又能控制热量摄入,实现健康饮食。
一般成人每日油脂摄取量约在65公克以下,平均一餐大约20至25公克,肉类可以选择牛排、梅花、里肌肉、鲑鱼、虱目鱼等食物较为健康;加工品类想要加点,则建议避开香肠、贡丸这一类肉浆制品,若以豆制品为主,那么就能吃得饱足又控制热量。
肉质鲜嫩多汁的顶级肉品,以及各式生猛海鲜佳肴,高档追求细致的肉食料理吹起风潮,为了满足挑剔的味蕾或者创造吸睛的话题,针对不同的肉类等级、切割部位、饲养方式、进口来源,各派烧肉店无不祭出五花八门的镇店好肉,究竟这些人气菜色该怎么吃才健康又过瘾?
肉食主义者绝对不会放过的牛排,大致上区分为主翼板、肋眼、牛小排、菲力这几种类别。牛翼板主要取自牛肩胛中相对柔软的部分。顺着肩胛往后,则是牛肋脊骨两侧的肋眼肉排,油脂与热量都与羊排十分接近,肋眼是牛排中脂肪比较丰富的部位,带骨的肋眼肉称为战斧牛排,由于连着骨头的肉通常比较嫩,也因此颇受欢迎,另外肋眼筋膜上方的肉排则称上盖肉,口感更加软嫩珍稀,是深受饕客喜爱的部位,也被叫作老饕牛排。
牛小排位于牛隻肋脊部第6到第8根肋骨之间,肉质结实且油脂含量最高,是牛排中热量最高的选择,从牛小排往下到牛里肌的部分为最昂贵的菲力牛排,也是整头牛最软嫩的部位,没有油脂、没有筋,平平都是牛排,热量是牛小排的一半,同时也是肉排中热量最低的选择,而菲力最中间的一小块部位,以法文名称命名为「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一頭牛僅有不到2公斤的份量,一口咬下同时享受菲力的柔嫩肉质与肋眼的油脂香气,想当然热是稍高於菲力。
美国、加拿大等地因为拥有丰富的玉米栽种资源,供給的牛肉大多以穀物飼養的牛隻為主,肉質較為滑順嫩滑,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出產的牛肉,則以放牧飼養的草飼牛居多,肉質更為紮實,同單位重量之下草飼牛的脂肪含量較低,但蛋白質、Omega-3脂肪酸、維生素A含量較高,草飼牛的Omega-3脂肪酸甚至是穀飼牛的5倍,兩者的脂肪酸占比有所落差,因此餐廳通常會特別宣傳標榜自己提供的是「草飼牛」,給人比較健康無負擔的形象。
除了牛排,我们挑选肉片时,几乎可以发现一个烧肉定理,价格约等于美味的程度,也等同脂肪的含量,肉横切面上的油花,细细密密平均分布成网状,不仅美观,放入口中更是五感冲击,一般牛肉的饱和脂肪比例高,所以牛油在一般室温的环境中,偏呈现固态的状,加热熔点大约会落在摄氏40度C左右。
烧烤爱好者最推崇的顶级和牛之所以拥有不可思议的多层次口感,则是不饱和脂肪比例相较于一般牛肉更高,因此熔点低、大约落在25~28度C之间,一放入37度C体温的口中,新鲜油滴立刻能在嘴中流淌化开,创造入口即化的效果。
但肉眼可见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油花,都是热量,避开钠与脂肪过量的培根,以及布满油花的「五花肉片」,以里肌肉、梅花肉为主,才能避免吃下过多油脂;除了牛舌、鸡软骨之外,「鸡心、肥肠」等内脏类食材,则因为胆固醇、油脂含量稍高,建议偶尔点选即可;除了内脏部位包覆着油脂,「七里香、鸡皮」是富含皮下脂肪的部位,挑选时最不容忽视。
烧烤菜单中,即便肉类与点心的样式已经非常澎湃,却总还是会有一个角落留着一个主食区,例如樱花虾炒饭、日式炒乌龙,它可以提供酒客护胃衬底,也能确保淀粉控们饱足畅快。不过可以提醒注意的是,主食与部分点心的营养颇为重复,例如吃下1根糯米肠,就相当于吃下整碗饭的碳水化合物及热量。
烧烤点心类中热量最高的则是香肠肉浆制品,脂肪热量比例如果超过30%属于高脂食品,烧烤中「香肠、德国香肠、热狗、贡丸、百页豆腐」,油脂含量都约落在60~70%,尤其以贡丸的75%为最高。另外花枝丸看似白白嫩嫩无杀伤力,但它除了水产品本身的胆固醇,为了提升整体口感,里面加了不少猪油和淀粉,每单位所含有的胆固醇反而是比较高的。
如果烧烤真的要吃得标准,假设有每日应摄取2000大卡的一般成人作为举例,脂肪摄取量约落在每日需要热量乘以30%再除9,意思是说每日油脂摄取量在65公克以下比较恰当,平均一餐大约20至25公克,点一块牛排还算刚好,梅花、里肌肉更健康,换点鲑鱼、虱目鱼肚也不错,多一点人一起吃,就可以多点几个种类一起分享口味。
点菜时每人认领一盘肉类为计,各項營養就還算符合正常需求,如果真的想要再点更多,则建议尽量往蔬菜区集中,比如玉米笋、栉瓜、青椒、香菇,加工品类想要加点,则建议避开香肠、贡丸这一类肉浆制品,以豆制品为主,那么就能吃得饱足又控制热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