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最核心的思路是什么?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最核心的思路是什么?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足额地回收账款,降低信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应收账款管理的核心思路和具体方法,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应收账款管理(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是指在赊销业务中,从授信方(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受信方(购买商),债权成立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授信企业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账款回收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企业后期信用管理范畴。广义的应收账款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债权开始成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这段时间的管理,即拖欠前的账款管理;第二个阶段是,应收账款到期日后的账款管理,即拖欠后的账款管理。信用管理机构为了对这两个阶段的管理加以区别,往往将账款被拖欠前的管理称为应收账款管理(即狭义的应收账款管理),而将逾期后的账款管理叫做商账追收。
应收账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贷款融资。应收账款可以用于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的基本条件,根据其大小及应收下游企业性质可以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用于企业的扩大经营与生产。
扩大销售。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赊销对顾客来说十分有利的,所以顾客在一般情况下都选择赊购。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减少库存。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坏账的形成,80%是企业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另外的20%才是由于客户的原因带来的。如果解决了自身问题,也就解决了80%的应收账款的问题。
应收账款管理最核心的思路是什么?抓住以下三条思路,想有坏账都难。
第一条:应收账款必须有专人负责
每一笔应收账款都应该指定专人负责,负责跟踪、催收,专人跟踪是解决应收账款最重要的策略,专人跟踪就是必须随时掌握客户的经营情况,随时给客户施加还款压力。大部分坏账的形成都是没有人跟踪,或者跟踪人更换,后续没有接上,时间长了不了了之。
那么究竟由谁负责到底呢?原则上是谁签单谁负责,也就是这个订单是谁签的,他就应该对此单的应收账款负责到底。
应收账款的负责人,他个人的获益(要回款,才可以有提成、奖金)和损失(要不回来款,拿不到个人提成、奖金)都应该与这单应收账款紧密相关。必要时还可以把个人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效与个人的年终奖金、年终评优、职位晋升等其他利害关系挂钩,从多个角度对员工构成压力。
假如后续发生应收账款负责人发生变更,那么必须把责任和利益延续到下一位责任人,责任人不得出现断层,而且重要的一点时,后来接续者由于不是应收账款形成的责任人,所以他收款之后获得的利益应该大一些。
第二条:完善的制度是解决应收账款的最优解
很多小微企业的管理者迷信人治,不相信制度管理。实际上,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的最优解就是制度。
制度最大的好处是把复杂的问题明细化,把整体风险分散化。制度可以让更多的人思想统一,制度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是什么。没有制度,企业问题的解决就会因人而异,而且人治本身就存在很多隐患和问题,人治容易滋生贪腐和权力滥用。
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应该有完善的制度,对于应收账款的流程、额度、账期、客户信用管理、保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应对办法。
应收账款管理的制度务必贴近企业实际,因地制宜。什么样的客户可以赊销,什么样的客户不能赊销,公司每年的应收账款总规模限额怎么定,应收账款审批流程怎么设,赊销额度怎么确定,什么情况下需要电话催收,什么情况需要上门催收,什么情况需要法务介入,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必须结合企业业务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每个环节的操作方式、方法。
第三条:应收账款管理必须运用系统性思维
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有一招,那就是催收,或者是发律师函,甚至是诉讼,殊不知,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是重视了事后管理,而忽略了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
大多数坏账的形成是在事前和事中的环节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事前没有认真评估客户的信用能力,没有认真研究针对具体客户的付款方式,对于账期和赊销额度没有认真分析,销售合同的条款存在问题。事中没有密切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业务执行过程中没有对每一个环节留下经客户确认的证据链,发货、收货、运输、验收,这些环节都应该有签字记录,这些证据链会为后面的催款甚至诉讼带来重大帮助。
管理应收账款,只要对于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做好相对应的风险控制,就能够大大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总之,解决应收账款的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宏观和微观的紧密结合,必须自上而下引起重视,必须有人负责并且有奖有罚,必须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系统性思维,既有制度的原则性管理方法,也要有灵活的专人跟踪的管理方式,既要让内部员工有压力,也要给欠款客户施加压力,双管齐下,内外结合,应收账款管理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资料来源:身边会计学苑)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企业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又按信用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来详细地、序时地记载与各信用客户的往来情况。会计的作用在于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正是充当了这一角色。但是,决策的正确与否,还将取决于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特征。所以,对于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部赊销业务都应正确、及时、详细登入有关客户的明细分类账,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根据需要还可设置销货特种日记账以反映赊销情况;
(2)赊销业务的全过程应分工执掌,如登记明细账、填制赊欠客户的赊欠账单、向赊欠客户交送或邮寄账单和处理客户收入的现金等,都应分派专人负责;
(3)明细账应定期同总账核对。
对于影响应收账款收回金额的因素通常有:
(1)销售折扣中的现金折扣;
(2)销货退回与折让;
(3)销货运费归谁负担;
(4)坏账因素。
这四方面的资料都将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与销货日记账中得到详细的记录。对于这些情况的掌握,不光对维护应收账款的完整性有利,而且还利于企业对生产经营的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比如第二个因素,通过大量的退货与折让的信息可了解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如何,客户的消费偏好如何,客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包装、外观及功能有些什么样喜好等。第三个因素是客观的,第一、第四个因素将在以下管理方法中进行阐述。
2.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应收账款收回数额的多寡及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坏账将造成损失,收账期过长将削弱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所以,企业应设置赊销和征信部门,专门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并向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取得信息,以便确定要求赊购客户的信用状况及付款能力。企业的赊销和征信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能是:
(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
(2)批准赊销的对象及规模,未经批准,企业的其他部门及人员一般无权同意赊销;
(3)负责赊销账款的及时催收,加速资金周转。一般对账款的催收期限不能间隔太长,因为在法律上太长的期限可能暗示债权的放弃。赊销和征信部门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级,其信息来源除了向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取得外,另一个重要的来源应该是明细账和销货日记薄。对于这两本账薄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账龄分析法,因为应收账款账户余额随着账龄的增加,最终收款的前景就越暗淡,这也是销货折扣被广泛采纳的重要原因。
将应收账款各客户的余额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的表称之为账龄法,除了可以利用账龄表来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比例外,账龄表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使经理人员对各个客户的信用做出特殊的判断。
3.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冒着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可以说坏账是赊销的必然结果。对于整个赊销而言,可以将个别坏账理解为赊销费用,为了缩小企业的损失,根据配比原则,发生的坏账应同收益进行配比,从收益中扣除,从而列示企业的实有资产,同时不虚夸所有者权益及收益,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对坏账的处理有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比较而言,备抵法更符合配比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备抵法又分为赊销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三者各有优缺点,对这些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而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不以方法的采用而区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准确地判断是否为坏账,坏账的核销至少应经两人之手。准备地判断坏账及其多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两人以上的经手为防止舞弊提供可能。如某位销售员对已收回的应收账款装入自己的口袋而向上级申报为坏账。
(2)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应清晰地记载坏账的核销,对已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只要债务人不是死亡或破产,只要还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同时还为以后的核对及审查留下信息。
(3)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先做重现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后做收款的会计处理。这样做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客户希望重塑良好形象的愿望。
实行严格的内审和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收回数额及期限是否如实关系到企业流动资金的状况、企业生产的决策、信用客户的形象和内部控制对贪污及挪用企业款项的抵制等。因此,为维护资金的安全运行,对应收账款应实行严格的内审和内部控制制度,其内容包括:
1.可靠的人事和明确的责任。要想进行成功的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不合格和不诚实的员工会削弱一个系统的作用。雇用、训练、激励和管理员工是一项基础工作。必须视个人的能力、兴趣、经验和可靠程度的不同,分别授予他们权利、责任、和义务。责任意味着将任何一项行为都尽可能地追溯到底,这样,其结果就同个人联系在一起了。将责任固定下来,还可对雇员产生心理影响,促使他们不得不小心行事和注重效率。
2.责任分离与岗位替换。分离责任不仅有助于保证精确地编制数据,还限制了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伙才能舞弊的机会,这是一个异常重要而又经常被人忽视的要素。岗位的替换可以带来两个好处:
第一,它保证至少有两名雇员知道做同一样的工作,这样,当其中一个因故不能出勤时,另一人能及时补上;
第二,采用轮换制度可以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因为当替补人员接替工作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任的不轨行为。
3.坏账核销凭证完备,要有完整的程序。坏账的核销要有依据,对于永久性坏账的核销要有客观的媒体报道,象债务人的死亡或破产。对于估计的长期无法收回的坏账,核销后应专门登记,并仍然要派专人负责进行催收,定期核对,避免贪污行为的发生。
4.对赊销的权限进行监督。赊销及征信部门有权决定赊销的对象及数量,但决定必须建立在对信用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且,其权力属于全部门,个人的权利不能凌架于集体之上。合理地使用销售折扣商业信用的采用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收回的债权。作为一项流动资产,它具有或有的特性。因此,在销售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现销。然而,在前面的阐述中也谈到了企业也将不得不接受赊销,所以,为鼓励客户及时付款或者是尽可能早地付款,选择了销售折扣这一手段。
销售折扣的确会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但是,在使用中还应注意使用的对象(客户)、使用的方式和提供折扣的范围,否则,销售折扣就不能靠近所希望的结果。比如,现金折扣一般不用于普通客户,而商业折扣尽量少用于赊销方式。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应收账款的持有一般不会增值,若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它的持有将会造成损失。因此,叵能充分利用应收账款,使其增值,为企业带来效益,将是一件重要的而且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应收账款可以通过抵借或让售获得资金,用于生产的再循环。
通常应收账款的让售对客户的信用级别要求很高,这种款项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小。而应收账款的抵借,则会形成企业的或有负债。尽管如此,这两种方法都可使企业提前获得资金用于周转而获得效益,但是,利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融资时,一定要注意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即提前使用资金增加的收益应大于提前使用这笔资金的成本,否则,这两种方法是不能使用的。准确地使用法律武器企业的经济活动受法律的约束,同时,法律也会保护企业合法的经济活动,所以,维护应收账款的完整不能离开法律这一有效的武器。
首先,应规范销售合同。销售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法律部门共同制定销售合同,完善合同的内容,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违约条款的相关规定等,以避免日后纠纷。对于信用级别较低的客户,可以采用有担保销售和不赊销。其次,定期对账催账后要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避免口头承诺。最后,对于陷入债务危机的客户,如其没有发展潜力,应及时启动债权人申请破产程序,以减少损失;如其有发展潜力,应合理有效地利用债务重组等方式,以挽救自己的损失。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