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琴乐器:以水为媒介的独特音乐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琴乐器:以水为媒介的独特音乐艺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guoyanni.com/article/7583.html

水琴是一种独特的乐器,它以水为媒介,通过水流的涛声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这种乐器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水琴的起源、演奏技巧、音乐风格、发声原理、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历史名琴等内容。

水琴乐器,又称作水琴独奏,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音乐表演形式。它以水为媒介,利用水流的涛声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水琴乐器起源于中国古代,是由一排相同长度的竹管组成的。演奏时,演奏者用手指轻轻按住竹管,水就会从竹管中流过,发出清亮的音乐。这种音乐类似于弦乐器和风笛的声音,充满神秘与浪漫。

水琴独奏的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感受力。他们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竹管上迅速切换手指的按压位置,使水流经过不同长度的竹管,从而演奏出不同音高的音符。演奏者还需要根据需要控制水流的速度,以调整音符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这个过程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乐器的熟悉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水琴独奏的音乐风格多样,可以演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曲目。无论是婉转悠扬的古典乐曲,还是富有节奏感的流行歌曲,水琴乐器都能够演绎得淋漓尽致。它的音色独特,让人仿佛闻到了水的清新和生命的活力。

水琴乐器的演奏过程不仅令观众陶醉也成为了一种诗意的演艺形式。观众在聆听音乐的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水流与音符在空中交织,勾勒出美妙的音乐图景。这种独特而神秘的表演形式,使得水琴独奏成为了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水琴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爱好音乐的人们。它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水的流动和音乐的结合,水琴独奏展现了一种崭新而美丽的音乐世界,带给人们无尽的音乐享受和思考。

水琴是一种利用装有液体的共鸣腔及共鸣腔下方的共鸣盘进行发声的乐器。它是由一个不锈钢谐振器碗和一个手柄脖子以及在碗边缘包含小量的水和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黄铜标尺构成。他这样奇特的构造,就导致水琴发出的声音是不和谐,不连续的琶音。这种奇特的声音虚无缥缈,多是震荡的金属音。我们以前看过的大部分恐怖片中的毛骨悚然的金属音,就是由这种乐器发生的,所以它也被人们称为恐怖水琴。水琴的发明者是美国人Richard Wtaers,他在1968-1969年中发明创造出了水琴。水琴原本的名字是叫waterphone,中文翻译过来是水琴。据说制作水琴的灵感来自于西藏的水鼓,它的发明者还为它特地申请了专利。所以水琴这个乐器是被限量制作的,全都由发明者一个人手工制作。尽管水琴的制作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它是专利产品,所以最便宜的水琴也要1000美元,如果想要购买配件以备不时之需的话,还需要额外加钱。可以说一个小小的水琴要比很多奢侈品还要贵重。所以如果大家在朋友家看见这样一个乐器,可要轻拿轻放哦,否则,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了,不知道水琴来历的,还会怀疑被朋友坑了,伤害了双方的友谊。不过由于水琴本身恐怖的音色,水琴遭到封禁,所以水琴在国内已经被禁止贩卖,现存的水琴可谓是珍品,在许多乐器发烧友眼中就像古董一般,十分珍贵。由于水琴被封禁,现在的恐怖电影中的恐怖的金属音大多数都是由电脑合成制作,不再是由水琴演奏。让人不禁感慨岁月的变迁。

目前只晓得被禁乐器只有Waterphone。Waterphone,中文翻译“水琴”,是一个独特的“无调性”乐器,由Richard Waters在1968-1969年发明和改进。这个乐器限量制作,保证了每一个Waterphone的独特性。其主要由不锈钢谐振器“碗”与一个圆柱形“颈”,及焊接在“碗”体外缘边沿的棍状黄铜标尺组成,可与少量的水演奏。是一种电影配乐乐器,大部分恐怖片中毛骨悚然的金属声音就是由这种乐器发出的。水琴是一种独特的无调音响乐器,主要包括不锈钢谐振器“碗”与一个圆柱形的“脖子”,包含小量的水和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黄铜标尺。它发出的声音比较虚无缥缈,多是震荡的金属声,视演奏者的演奏手法和轻重,能发出各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目前这个乐器限量制作,所有的Waterphone都是由发明者一个人手工包办,保证了每一个Waterphone的独特性。

物体发声的原理是物体在振动。杯中水量不同导致杯中的水柱长短不一,敲击杯子时,杯体振动带动了杯内水柱的振动,不同长短的水柱振动的频率不同,杯中空气柱越短,水柱越长,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杯中空气柱越长,水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如果是沿杯口吹奏“水瓶琴”,则恰恰相反。因为吹奏时,主要引起的是杯内空气的振动。此时,杯中空气柱越短,水柱越长,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杯中空气柱越长,水柱越短,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水瓶琴能奏出美妙的乐音就是这个原理。

其实生活中的管弦乐器大多是用类似的原理制成的,只是不同乐器发声的材料略有不同,有的是粗细长短不一的琴弦,类似水瓶琴的水柱,比如常见的弦乐吉他、古筝、小提琴。有的则是借助按键产生不同的空气柱,比如常见的管乐长笛、竖笛、萨克斯等。

对于笛子等利用空气柱振动发声的乐器,我们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发声的音调,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越短音调越高。

水杯琴的制作方法准备6个或更多家用玻璃杯,在其中加入不同量的水,水杯琴就制作成了。

一、具体制作步骤

  1. 准备六个或更多的家用玻璃杯和水。

  2. 在一只水杯中分几次加入不同的水量,每次都轻轻敲击,感受水杯中水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高的变化。

  3. 用六只水杯慢慢加入水调试出六个音高。敲击一个音阶。

二、水杯琴原理

水杯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震动,而震动的共鸣腔体的大小决定着震动的频率或者说是音高,在不同的水杯里倒入不等量的水就是在改变每个杯子共鸣腔体的大小,共鸣腔体大小变了,自然振动频率或者说音高也就变了。

三、相关信息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是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是绕梁、号钟、绿绮、焦尾,在古乐界久负盛名,影响流传至今天。

第一张琴“绕梁”。看到它名字的命名就知道这张琴与余音绕梁有关。绕梁的名字源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列子》中的故事:在周朝,韩国有名的歌伎韩娥在去齐国的路上,经过雍门时身财散尽,饭都吃不上,无奈之下,只能依靠卖唱求得众人的施舍。她在屋中一开嗓子,便惊艳了听唱的人,凄婉的歌声在空气中荡漾,宛如悲泣长鸣的孤雁。当韩娥已经离开三天,歌声依然回荡在屋梁之间,悠远不绝,实在令人惊叹。用“绕梁”来命名,就能知道“绕梁”的音色特点,弹奏起来一定是余音袅袅。“绕梁”名为华元的人献给君主楚庄王的礼物,而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后爱不释手,整天整日抱着绕梁弹琴享乐,沉醉歌舞。

第二张琴“号钟”。号钟是周时代的名琴。号钟的琴声特点是洪亮,像打击的磐钟声一样,像号角长远的鸣声,铮铮的声音非常震撼。传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就弹奏过此琴。后来,到齐桓公的手里,齐桓公也通晓音律,收藏了许多琴,但他最喜欢的就是号钟琴。他让下属敲起牛角唱歌助兴,自己就在旁边弹奏号钟琴与之应和。

第三张琴“绿绮”,以琴求爱的故事。绿绮本来藏于汉代的梁王手中“绿绮”。司马相如的因为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扬,他的诗赋非常有名气,于是梁王慕名而来,请司马相如作赋,于是司马写下一篇“如玉赋”,梁王很高兴,于是把自己收藏的“绿绮”琴赠给他。“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刻有“桐梓合精”四字,司马相如高超的琴艺搭配“绿绮”这样的好琴,弹奏出来的曲子也是令人心悦诚服,一时间里司马相如名噪一方。后来,司马相如就是用这张绿绮弹奏一曲《凤求凰》,求得了所爱之人文君。

第四张琴“焦尾”,名字是非常的形象,道出这张琴的特点,琴尾是焦的!这张琴也非常有故事可言。焦尾是东汉文学家蔡邕亲手制作出的一张琴。蔡邕在生死逃亡的时候,遭遇了严重的火灾,可是蔡邕在熊熊烈火不顾生命危险,竭力拖出一段没有被火烧透、声音异常不同的梧桐木头。于是,动手能力强的蔡邕依据木头的特色,制作出了一张七弦琴,等到完工的时候,他拨动琴弦,声音果然不同凡响,惊艳四方。因为琴的尾部还留着火烧过的焦痕,蔡邕给它取名为“焦尾”。蔡邕被人杀害后,“焦尾”被完好地保存在皇家的宝库之中。数百年后,焦尾流转到了齐明帝手里;直至明朝,焦尾则落到了王逢年手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