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种课堂观察量表,助您新学期教学更上一层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种课堂观察量表,助您新学期教学更上一层楼!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4/12/55151793_1135697568.shtml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师们都在思考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堂观察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使用科学的观察量表。本文以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课堂观察的特征、流程以及四种实用的听力课堂观察量表,帮助教师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课堂观察的特征

说到听课,老师们都不陌生,其实“课堂观察”是将听评课纳入到科学研究的视野来看。具体而言,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苏鸿,2015)。教师的课堂观察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听评课,课堂观察更倾向于客观性、诊断性观察,其观课、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更多为了研究、发现、诊断和改进。课堂观察研究倡导的是一种合作性活动,而不是个体能独自完成。

课堂观察是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包括课堂观察前的准备课中观察课后研讨三个环节。课堂观察需要通过前期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一定的判断与了解,创建合适的工具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在课中观察环节,利用观察工具聚焦观察主题,各自分工,收集和记录客观、真实、具体、有效的数据。观察活动后,授课者和观察者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探究。授课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反思,结合课堂实际,谈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授课感受等。观察者简要报告课堂观察结果、数据统计,从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状态如目标与活动设计的一致性、小组讨论、课堂倾听、师生对话等方面进行观察小结。最终,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本课的成功与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听力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的研究者需要明确每次观察的目的,了解观察的重点和方式,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环境条件和工具。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维度的分工,并对量表的使用进行相应培训。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和分析课堂的工具,因此,根据观察主题,构建观察的分析框架,设计观察量表,便于锁定观察焦点。英语教研组在开展课堂观察研究中结合我校学情,讨论设计了不同维度的课堂观察量表,下面列举几种听力课堂观察量表。

量表一:听力教学设计

量表二: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策略性。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所学语言材料有关的活动中,因此“有效提问”应能够使学生作出相关的、完整的答复,并且同时刺激学生的参与意识(王笃勤,2006)。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设计好主问题,注意问题的顺序、语速、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反馈,包括提问的排序先易后难,先封闭性问题再开放性问题,先浅层问题再深层问题,体现出层次性(Ur,1996)。听力教学中教师提问,师生对话也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

量表三:听力策略训练

任庆梅(2011)认为教师要遵循策略训练的理念与原则,按照不同阶段进行听前、听中以及听后策略训练。课堂观察重点关注策略训练。

量表四:学生学习活动

听力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合理推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可以是全体同学,或者小组,甚至是个体的观察,对学生在听力课堂上的表现,如听的专注度、记录习惯、课堂练习、小组讨论时的参与度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