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希姆莱:从养鸡场主到党卫队首领,还因沉迷炼金术被骗
“刽子手”希姆莱:从养鸡场主到党卫队首领,还因沉迷炼金术被骗
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个纳粹德国的重要战犯,从一个普通的慕尼黑婴儿成长为党卫队的首领,其一生充满了罪恶和残忍。他不仅是纳粹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还是负责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的关键人物。那么,这个恶贯满盈的战犯究竟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人性化的屠杀方式”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纳粹种族灭绝军师海因里希·希姆莱专为屠杀者设计的一种屠杀方式,后来以毒气室的形式臭名昭著。
毒气室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屠杀者和受害者从视觉和听觉上完全隔离开来。通过这样的设计,屠杀者在执行杀戮时无法目睹他们的罪行,也无法听到被害者发出的绝望惨叫。
物理上的隔离使得屠杀者能够在心理上远离他们因暴行造成的惨剧。
海因里希·希姆莱作为纳粹德国的重要战犯,其一生充满了罪恶和残忍。他不仅是纳粹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还是负责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的关键人物。他曾在纳粹政权中担任了多个要职,包括党卫军领袖和警察总监等,并参与了纳粹德国的各种暴行,包括集中营的建立、犹太人的迫害以及大规模屠杀等。
那么,这个恶贯满盈的战犯究竟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养鸡场主到法西斯
我们要探究这个战犯的一生,先要回到1900年的慕尼黑,一个名叫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婴儿刚刚诞生在这个巴伐利亚的小城。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则温柔而慈爱,是商人的女儿。
希姆莱从小就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常独自阅读历史和政治书籍,小小年纪就擅长玩弄诡计。
在学校里,希姆莱常常展现出两面派的特质,一方面调皮捣蛋,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得乖巧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
然而,希姆莱的两面派性格并没有止步于此。当他的哥哥宣布要结婚时,他又展现出了另一面。他施展诡计,破坏了哥哥和未来的嫂子之间的感情,搅黄了哥哥的婚事。
然而,他的青年时期并不顺利。一战期间,他虽然参加了德国军队,却并没有参加战斗崭露头角。1917年,他进入步兵团服役,仅仅不到一年就退役了。
退役之后,他被安排到戈尔斯塔特的一个农场里,在那里,他学习养殖技术和农业知识。希姆莱很聪明,学习后他又考入农学院。在农学院学习期间,希姆莱确定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那就是学习俄语,为将来的俄罗斯之旅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想在俄国广袤的土地上开展殖民活动,成为一名杰出的农场主。
战后,德国的社会环境可谓是风雨飘摇。战争带来的创伤尚未愈合,国家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政治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许多德国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希姆莱在农学院的学习之旅结束后,并没有机会前往俄国成为一名殖民农场主,开疆拓土,过上富足的生活。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希姆莱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决定与一位年长的离异女子结婚,虽然这位女子比希姆莱大了八岁,但她却拥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养鸡场。就这样,希姆莱因为他的第一任妻子成为一名养鸡场主。
在他的经营下,养鸡场的生意越来越好。
可是,生性风流的希姆莱并没有忠诚于这段婚姻,几年之后,希姆莱就与身边年轻漂亮的女秘书搞在了一起,当然这段尽人皆知的风流韵事就是后话了。
一战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战争期间,德国的经济体系被严重扭曲,工业生产大幅度下滑,大量工厂和企业倒闭。战争结束后,德国的经济陷入了更为严重的衰退之中,通货膨胀、失业和贫困等问题接踵而至。
再加上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德国殖民地的瓜分,更令德国人民愤怒。在这种紧张的社会氛围中,法西斯势力犹如暗夜的阴影,悄然滋生,他们巧妙地利用人们的不安和疑惑,企图激起强烈的情绪波动。
纳粹党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利用信息操纵、精心设计的演讲和集会等手段,将恐惧和仇恨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让德国人民陷入了混乱和盲目。
1920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纳粹党开始了他们的独裁统治,希特勒用极具煽动性的言辞激起人们的情绪和热情。
他声称德国是一个被压迫的民族,需要恢复昔日的光荣和尊严。他鼓吹种族优越论,将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视为低等民族,宣称只有雅利安人才能代表真正的德国精神。
在纳粹党的操纵下,德国社会逐渐陷入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情绪中。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和歧视,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失去了工作和财产。
1922年,希姆莱在冲锋队长罗姆的介绍下,加入法西斯,迈出了他阴谋家的第一步。
紧接着,他又在1923年底追随希特勒和罗姆发动了“啤酒馆暴动”。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