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该怎样规范治疗?
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该怎样规范治疗?
近日,一名10岁男孩因右耳持续疼痛6天,并伴有耳闷、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前往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和急性鼻窦炎。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包括鼻腔用药和耳部理疗等,孩子最终康复。那么,当孩子患上急性中耳炎时,应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
据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莉萍介绍,中耳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急性中耳炎: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会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耳痛:患者会感觉耳朵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吞咽、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鼓膜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疼痛感会减轻。
听力下降:多数患者有感冒史,之后出现听力下降,伴有自听增强。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他人呼唤不予理睬,看电视时需要调大音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耳鸣: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间歇性耳鸣,做头部运动、打哈欠或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水声。
耳内闭塞感:耳内有闷胀闭塞感,按压耳屏症状可能减轻。
耳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会有脓性黏液乃至脓性液体流出。
急性中耳炎的病因
急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包括:
- 小儿咽鼓管功能障碍
- 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 婴儿喂奶不当
- 外耳蔓延
- 败血症
- 不洁环境
- 治疗过早中断
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及咽鼓管功能障碍。
急性中耳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了确诊急性中耳炎,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 感染相关因素检查(如血液分析、CRP等)
- 听力学相关检查(如耳内镜、声导抗、纯音听阈测定/儿童行为测听等)
- 病因学相关检查(如电子鼻咽喉镜、鼻窦CT等)
为什么中耳炎治疗需要鼻腔用药?
儿童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上呼吸道感染。增生肿胀的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咽口,鼻咽部炎症导致咽鼓管黏膜肿胀,都会引发中耳引流障碍,从而并发中耳炎。
因此,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必须重视鼻腔用药,以减轻黏膜水肿,促进腺样体缩小,减轻对咽鼓管的压迫,使中耳引流通畅,气压平衡,利于积液排除,避免影响听力。
为什么有的孩子需要切除腺样体?
李莉萍主任指出,部分儿童在患急性中耳炎早期,如果没有进行规范化治疗,或者由于腺样体肥大或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可能会转变为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诊断明确腺样体肥大,可能需要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
李莉萍主任特别提醒家长,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家长不要自行判断停止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防止病情反复发作,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