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中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区别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注会考试中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区别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acc.com/wenda/detail/xt/8967377
注会考试中,考生常常会混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概念。下面通过问答形式,详细解释两者的区别。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定义
法律行为包括表意行为(法律行为)和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
法律行为(表意行为):这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做某事之前事先进行思考。表意行为包括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
事实行为(不表意行为):理解为做某事之前没有经过事先的思考,做的事情能够产生法律效果,如捡到500万元,事先根本没有思考,但是捡到500万,就与失主构成了返还财产的法律关系。
法律上事实行为的类型
法律上事实行为包括: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捡到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先占、创作等。
具体举例说明
法律行为的例子
法律行为是在行为人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作出该行为,行为后果可能是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这几种。
事实行为的例子
事实行为举例:甲不小心撞伤乙,侵害了乙的健康,需要对乙赔偿,产生侵权之债。此侵权之债基于法律规定产生,而非甲想要以撞伤乙为由赔偿乙一笔钱财。
通过上述对比和举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而事实行为则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不需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热门推荐
纳米材料在光声成像中的应用
智慧港口的运营管理: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模式
千万级爆款网文《斩神》出自江苏"95后"之手
人失踪案件始末:法律审视与深度解析
纳米材料的神奇之旅:特性揭秘与应用探索
2025适合高中生读的有深度的书 值得推荐的有哪些
如何在保留小农经济优势的同时,实现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生产?
档案丢失会影响退休吗
素鸡,有个坑的豆制品
新高考数学题型大变!22题变19题,新增密码学考点
艾草的种植与养护指南
海口龙华区三家宝藏小吃店:从牛腩到海南粉,藏在巷子里的地道美味
物联网常见的传感器类型
枫叶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探索枫叶的独特寓意与多元文化解读)
老年综合评估:全面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怀孕胃疼怎么办?这些运动方式安全有效
肌肉拉伤贴什么膏药好得快
神经内科和外科的区别
职业博览会在2024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影响
江西前首富,三年跌掉2500亿,不认怂
黄仁勋的传奇人生、管理之道与芯片哲学
彩色玻璃杯真的会变成"毒水杯"吗?一文读懂选购要点
分子料理好吸睛!乳化和水胶体如何作用
懒人鸡腿饭
帕金森患者饮食指南:22类适宜食物全解析
工程师职称等级划分及评选条件详解
6种低钠食物及其对心脏健康的益处
生蚝要怎么保存
店铺转让诈骗纠纷案件:当前法律规制与实务应对
央视热评:治理“掐尖招生”“暗箱操作”,让过程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