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飞廉、漏芦、大蓟、小蓟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飞廉、漏芦、大蓟、小蓟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6/10/99076_1137664931.shtml

飞廉、漏芦、大蓟、小蓟是咱老百姓经常遇见的植物,但不一定认识它的药用价值,也区别不开,因为他们长得很像,下面就介绍一下他们,特别适合咱离医院、药店远的、买药不方便的老百姓用,买药方便的还是去买药为好。

飞廉、漏芦、大蓟、小蓟,区别他们,要看花、看茎、叶、有刺没刺。

大蓟、小蓟均有止血功能,飞廉也有,但飞廉还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漏芦则与以上三者功效完全不一样,能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

飞廉

飞廉为菊科植物飞廉的全草或根。冬、春季采根,夏季采茎;叶及花,鲜用或晒干用。生于荒野道旁。分布全国各地。

中医认为,飞廉苦,平。散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吐血,鼻衄,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糜尿,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疖、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掺

注意:血虚及脾胃功能弱者慎服。

漏芦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生于山坡草丛中及山野向阳处。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江苏、湖北等地。

中医认为苦咸,寒。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大蓟

为菊科植物蓟的地上部分。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 ,晒干或鲜用。生于山野、路旁、荒地。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中医认为,大蓟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甘、苦,凉。归心、肝经。功效为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痛。禁忌人群为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气虚者慎用。小蓟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

漏芦和马蓟的区别

  1. 祁州漏芦主要特征有四:一是根呈倒圆锥形,老根裂成较大的块片状;二是深棕色、极粗糙,有菱形网状裂纹;三是根头稍膨大,顶端有众多白色茸毛;四是质轻脆,断面有裂隙,气特异,有败油气,味微苦。而禹州漏芦则为圆柱形、土棕色、具纵皱;根头稍膨大,顶端有许多棕丝状物,故有“漏芦戴斗笠”的俗谚;质坚韧,断面纤维状,有黄白色与黑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气无,味微涩。

  2. 马蓟生理特性:本品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