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告别一切委屈,心理师上线分析如何拒绝“讨好型人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告别一切委屈,心理师上线分析如何拒绝“讨好型人格”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28384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模式,表现为过分关注他人的感受而忽视自己的需求。这种行为模式不仅不会让世界更幸福,反而会让你感到越来越辛苦。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快乐—不快"的开关

很多人虽然很关心他人,却常常感到自己难以融入集体。这是因为"好人"总是顾及周围的人,无法遵从自己内心"快乐—不快"的本能行动。因此,"好人"就会不断积攒压力,觉得"他人都那么轻松,自己的压力却这么大",为只有自己吃亏而感到满心委屈。

在集体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扮演"好人",勉强按照别人的"快乐—不快"行动,周围的人就会认为他言不由衷,"那个人和我们不一样,只有他没有说真心话",并因此陷入被孤立的境地。

不懂拒绝的人跟复印机没有区别

"好人"由于总是考虑对方的"快乐—不快"开关,所以就算被对方感谢,也无法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快乐"。于是,人们逐渐将"好人"视为机器,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的。

"好人"要想摆脱愧疚感,就要下定决心"不做让自己不快的事情",完全不要去想拒绝后对方会是什么心情。只要自己感到"不快"就拒绝,表示"不行",最后就会理解自己:"啊!我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过于在意他人的感受

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就意味着是在按照他人的"快乐—不快"开关行动。此时,就会产生"基本归因错误"。人本来应当按照"快乐—不快"开关行动,但是"快乐—不快"的开关只有本人知晓。因此,如果第三者去推测他人的"快乐—不快",就会发生"根本性错误"。

对方"快乐—不快"的原因,只有他本人最清楚,而"好人"擅自猜测只会引发误解,徒增烦恼。尽管"好人"误解了对方,也仍然相信"我明白对方的感受",所以才会自寻烦恼,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法:"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对方的不快呢?"但是,因为一开始就搞错了事情的缘由,所以就算采取对策,对方也只会感到莫名其妙。

那些顾及他人感受而痛苦不堪的人应该做的是,认识到自己并不理解他人的感受,且不再试图揣测他人的感受。比起他人的感受,应该优先关注自己的"快乐—不快"开关。我们要明白,猜测他人感受时会想太多,把事情搞得复杂起来,最好什么都不去想。这样一来,烦恼就会逐渐消失,我们就能把原本用来烦恼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有效地利用时间。

结语

告别"讨好型人格"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拒绝。只有当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快乐—不快",才能真正过上像其他人一样美好的生活。当我们不再自寻烦恼,就能把时间用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感受到从烦恼中得到解放的自由人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