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大雨天不湿身,真的超简单!终极套装就放在最后!
行人大雨天不湿身,真的超简单!终极套装就放在最后!
眨眼间,我们从春末的回南天进入到初夏的雨季,最近这段时间强对流天气会越来越多,老天脸色眨眼就变,可能穿得整整齐齐出门,一场突然过境的大雨就让我们狼狈不堪。特别是在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上班雨和下班雨非常常见。
在这里,我用多年的上班族涉水经验,分享一身防雨装给大家,助你保持优雅,遇水不愁。
本篇文章的选品出发重点——轻便!轻便!轻便!
鞋套
首先,我们先从足部开始武装。
为什么?因为衣服湿了可以换,带多一套也没多占地方,但鞋子带两双就不太容易了,而且鞋子泡水容易开胶损坏,白领妹子动辄上千的鞋子娇贵着呢
雨季保护鞋子不进水,需要从脚脖子和脚底板同时下功夫。
最最方便且经济好用的,当之无愧是套套,2-3个套在一起,谁用谁知道,足够平底鞋走上一公里磨不破。但大庭广众之下掏出一盒套套,估计很多人会觉得尴尬
建议使用乳胶鞋套平替。
还有一种塑胶鞋套也比较常见:
经我多年的实战经验,鞋套能选高筒,就必须上高筒。低筒的透明款是好看,但经不住大水泼洒,脚脖子那里箍不紧,材料再耐用也白搭。
所以我更推荐的是准备高筒鞋套,且选择松紧带款式。
你永远无法预测前行的路上积水有多深,或者身边的汽车经过,推起多高的水浪。高筒鞋套给足了冗余,高位防水无惧喷溅。压缩后体积也很小,可以轻松放进包里。
有了高筒鞋套小妹妹一点都不慌
偷懒的可以选一次性,耐磨性比较差,但套多一层也能克服问题,省去洗鞋套的烦恼,大雨天较少的地区首选。
雨衣
既然选择了高筒鞋套,那就必须选长款雨衣,这个神仙组合,谁用谁点赞!
鞋子浸湿的两个源头,一个是顺着小腿滑落的水珠,一个是路面的积水。
鞋套护住了鞋底,松紧带箍住脚脖子时间久了也容易漏水进去,长款雨衣作为补充,阻挡雨水泼洒到腿部,减轻了鞋套的防水压力。
常见的一次性卡片雨衣非常方便,抵挡一阵小雨不在话下,但最近广东的强对流天气那叫一个猛啊,不少同事是刚走出办公楼雨衣就给吹裂了。
有条件的话,推荐买耐用的,就算是一次性的也最好是非开襟式的,可以无惧风向肆意变化。
比如上面这款一次性的,或者下面的迪卡侬登山款。
迪卡侬的这款雨衣,面料耐用,容量够大还轻便,有了它,感觉背包都无需做防水工作。
这款雨衣是文章写一半刷到的,看着挺有趣,又是雨衣又可以当遮阳篷,露营季不是要到了吗?我先买来试试
雨伞
雨伞大家应该都有准备,但这里放到后面提,是因为雨伞在强对流天气里,哪怕是场中雨,都很乏力。雨水乱拍的情况下,挡得住颜面,挡不住身躯
物理结构决定了,再结实的雨伞在大风面前都难以控制,骨头软的一吹就坏,结实的可能被风拖着走,严重时导致摔倒,比较危险。
对于行人来说,我还是建议把雨伞留给艳阳天。
停在露天车场的有车一族,可以准备反折伞。
上下车的时候,反折设计能减少雨水洒进车内,用过了就知道好。
安全帽
这个可能大多数人不会准备,平时的雨大概率也用不上。
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广州市区也下冰雹的新闻?那个雹子大的比巴掌还宽,思前想后还是多写一项。
今年的强对流天气有点离谱了……
贴视频审核比较久,我就懒得剪新闻。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搜一搜,要不是官媒报道,根本不敢相信。
最近广州从化能掉这么大的冰雹?
东南沿海地区很快也将进入台风季,大风天出行,千万注意高空坠物,哪怕是一个芒果,都能砸个眼冒金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雨后满地的绿化芒
毕业套装
最后,推荐一套我现在放在办公室的雨具,另类但绝对给力的选择——防汛救援防雨套装。
经过以上那么多尝试,最终还是在一次扶贫工作中领悟,什么是大道至简。
如果你体验过暴雨积水漫进公交车,涉水走一公里前往地铁站,我想说这都不算什么。
但严重积水导致公共交通瘫痪,徒步走过琶洲大桥,我想我这辈子只能体验到一回。
这些情况,在防汛工作面前,都是小菜吧?
那时候山里下大雨,黄泥水顺着山道直冲下来,我们就靠着防汛服抢救物资。忙完筋疲力尽之余,发现这衣服竟然没有传统雨衣的闷热感,不然怕是要中暑。回来之后当即自己买了一套。
这种情况拿伞只是个形式
曾经用这一套衣服,配合高筒鞋套,在过脚踝的积水里,顶着下班雨慢慢挪了500米,大概半小时,去到地铁站。同事们都要挽着裤腿撸起袖子,抓住帽沿稍显狼狈,而我仅仅湿了刘海。
穿起来大概像阿Sir一样帅
虽然外观“很帅”,容易被误会(有次大雨被路人拉着说赶紧去清井盖淤塞)……
但是它真实用啊……
长文码字不易,对您有用的话求个点赞收藏
这篇文章举例的雨具都稍显普通,希望能抛砖引玉,您有什么好点子多多分享到评论区!
下一篇我来分享几件潮流好看的雨天穿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