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总是磕磕绊绊,一定要重视这项练习
阅读总是磕磕绊绊,一定要重视这项练习
最近在测评中发现,有些孩子虽然大部分单词都能读对,但每个单词都会停顿,导致句子读得支离破碎,理解困难。这种现象并非单纯由词汇不熟练造成,而是缺乏Phrasing Reading(短语阅读)能力所致。本文将探讨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练习方法。
2017年,我在哥伦比亚参加了一个关于“阅读流利度”的主题培训,其中有一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孩子的词汇量和阅读水平相当,一个是一年级学生,阅读非常流利;另一个是二年级学生,却读得磕磕绊绊。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些单词不认识,但她可以根据意思断句并猜测词义,遇到短语时会有自然的停顿,因此即使是长句子也能读得很顺畅,也更容易理解。
而二年级的孩子虽然认识所有单词,但他采用逐字阅读的方式,随意停顿,导致句子被读得支离破碎。这个例子说明,词汇量较少但阅读流利度更好的是一年级小朋友。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流利度,关键在于让他们知道何时停顿,哪些短语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这就是Phrasing Reading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Phrasing Reading?
Phrasing Reading可以翻译为“短语阅读”,即在阅读句子时,根据意思将句子划分成不同的短语。这里的“短语”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固定短语,也包括有独立意义的单词,以及根据意思组合在一起的几个单词,统称为“意群”。
常见的意群类型包括:
- 谁:We, The snake
- 做什么:ride bike,is playing basketball
- 怎么样:is nice,have fun
- 在哪里:at school,on the bus
- 什么时间:last year,overnight
划分意群最常用的符号是下划弧线。例如,下面这个长句子可以根据“谁”+“在哪里”+“做什么”+“什么时间”的结构来划分意群:
划分之后,就变成了四个短语,短语和短语之间可以轻轻停顿,读起来更轻松,意思也更明确。
如何练习Phrasing Reading?
从短语到句子
许多孩子难以自行区分短语,因此需要进行专项练习。先多读一些固定搭配和常见短语,帮助他们理解短语的意思。当短语读熟练后,再将它们组合到句子中进行练习,这样朗读会更加流利。从句子到短语
当孩子具备了短语意识后,可以进行句子划分练习。可以用彩笔划出短语,或者在句子下面画下划弧线。划完之后,再去练习朗读,在朗读时可以轻轻停顿,这样能更好地表达清楚句子的意思。金字塔扩句
金字塔扩句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从一个单词开始,逐步扩充成3-4个单词的短语。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熟练认读单词,还能快速提高阅读流利度。
通过这些练习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掌握Phrasing Reading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流利度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