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更懂你的心!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为你解答心脏的秘密
【健康科普】更懂你的心!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为你解答心脏的秘密
无论是健康体检还是心脏疾病筛查,心电图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不过,有的人做常规心电图即可,而有的人则会被医生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不少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做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有何区别?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间太长了,可否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替代?下面就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指在日常生活状态下,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记录,以发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为什么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统计,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高血压2.45亿。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心脏猝死是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迅速死亡。
然而,心动过缓或者心动过速具有阵发性的特点,并不会一整天持续发生。所以,患者在白天工作时可能一切正常,而晚上一睡觉就感觉心悸不适;也可能在医院检查时心电图表现正常,一回家又出现了明显的心律失常,等想再次赶回医院就诊时,又恢复了正常。为了避免这一类情况发生,就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持续24小时连续监测心脏情况。
具体来说,动态心电图有如下作用:
用以捕获偶发、短阵的心电异常。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时会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昏或晕厥等疑似心脏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往往查无实据而诊断困难。
此时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偶发、短阵心律失常或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从而使病人得到明确诊断与治疗。这是动态心电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情况之一。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
对常规检查已有发现但其性质或潜在风险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收集大量的心电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并评估风险程度等。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
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漏诊率较高。动态心电图24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不仅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还能显示缺血发生的时段、持续时间、出现频率、缺血程度及其与患者活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切实可靠的客观依据。疗效评定。
评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性能等等。
总的来说,动态心电图具有记录时间长,能反映活动状态的心电变化等独特优势,可弥补常规心电图只能做短暂静态记录的不足,是常规心电图检查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检查。
做动态心电图 这几点需注意
不能接近强磁场
虽然动态心电图可以让患者佩戴回家,并不会受到走路吃饭睡觉等影响,但要注意在佩戴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要避免接触强磁场,强磁场会影响机器所检查出来的结果。不能洗澡
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要避免洗澡,以防止电极脱落,导致检查失败。同时,也要避免液体进入记录仪内。避免剧烈活动
检查期间,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双上肢剧烈活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