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防诈骗指南:识别五大网购陷阱,保护你的“钱袋子”
双十一防诈骗指南:识别五大网购陷阱,保护你的“钱袋子”
不知不觉间,年度购物盛宴“双十一”已经到来。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活动如火如荼,满减、秒杀、红包雨等促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在这场购物狂欢中,一些不法分子也在伺机而动,利用各种诈骗手段侵害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近日,余女士就遭遇了一起典型的网络购物诈骗。她接到一个自称是某淘宝店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余女士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召回并退款。在准确报出余女士的购买信息和个人信息后,对方诱导她添加微信好友,并通过发送虚假链接,要求她在链接中对商品进行评价并填写银行卡信息。最终,在对方的步步诱导下,余女士卡内的5万余元现金在不到十分钟内被全部转走。
网购诈骗的主要手段
预售类信息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的“双十一预售”“限时购”等商品信息,诱骗消费者点击短信中的虚假链接进行购物付款。这些链接往往指向伪造的购物网站,一旦消费者输入个人信息并支付款项,资金便会被迅速转走。
中奖类诈骗
“中奖免单”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之一。他们通过发送中奖短信或寄递中奖礼品卡,诱骗消费者点击或扫码登录钓鱼网站领取奖品。一旦消费者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或支付所谓的“手续费”“保证金”,或者诱导刷单做任务,便会陷入诈骗陷阱。
红包派发类诈骗
在“双十一”期间,诈骗分子还会在各种群组等平台派发虚假的“双十一”红包。消费者一旦点击红包,便会跳转到诈骗分子制作的山寨网页,进而被诱导填写个人信息或盗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者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客服来电、发送短信,以订单异常或快递丢失为由,诱骗消费者在虚假网页上填写银行卡信息以办理退款手续。实际上,这是诈骗分子为了盗取资金而设下的圈套。
虚假购物平台诈骗
诈骗分子会建造一个完全虚假的购物APP或交易平台,利用精心构造的看似正规的交易界面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在这些平台上购物后,往往无法收到商品,甚至资金也无法退回。
如何防范虚假网络购物诈骗
谨慎选择交易平台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选择正规、知名的交易平台,并仔细查看卖家的信誉评价和历史交易记录。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或APP上进行交易,以减少被骗的风险。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在购物过程中,要确保交易在平台内进行,避免私下交易或跳转至其他不明链接进行支付。仔细甄别信息
对于收到的优惠短信、中奖通知等信息,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其真实性。最好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如直接联系卖家或平台客服进行咨询。理性对待优惠活动
不要被所谓的高额优惠、中奖信息冲昏头脑。在参与“双十一”等购物节活动时,要理性对待各种优惠活动,仔细阅读活动规则,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安装安全软件
在电脑和手机上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如国家反诈中心,腾讯手机管家,360安全卫士等,以有效拦截恶意软件和钓鱼网站。同时,定期更新软件和安全补丁,提高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
“双十一”不仅是购物狂欢,更是对消费者安全意识的考验。让我们一起提高警惕,争当聪明的购物者,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