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方案涉及多个层面的架构设计,包括总体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基础设施架构和安全架构。本文以无锡市为例,详细介绍了这些架构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实施路径。
总体架构设计
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基础设施一体支撑、领域综合统筹和行业应用。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构建覆盖市、市(县)区、乡镇(街道)多级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整合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横向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全面打通,纵向市、市(县)区、街道乡镇、村居的多级联动。
基础设施一体支撑:前瞻部署城市通信网、物联网、政务网、政务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等城市数字平台。
领域综合统筹:聚焦城市治理的“一网统管”、民生服务的“一码通城”、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一数融产”,促进领域和部门间的协同。
行业应用:优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的行业应用成果,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市民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创新。
图 1 智慧无锡的总体架构图
业务架构
按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的要求,从“善政、惠民、兴业”三大方向构建业务框架:
善政方面: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城市治理,包括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政务协同运行等内容。
惠民方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出行服务等内容。
兴业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包括促进“三大经济”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内容。
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由基础层应用、平台层应用和各领域智慧应用三部分构成:
基础层应用: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运维服务,为城市数字平台、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按需配置硬件资源。
平台层应用:整体构成城市数字平台,为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提供新技术的共性支撑服务。
各领域智慧应用:由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应用构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能力的协同共用。
图 3 智慧应用架构图
数据架构
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架构由大数据采集、大数据资源平台、大数据服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治理和管理、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构成:
大数据采集:建立技术接口、数据标准和相应管理办法,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采集与汇聚。
大数据资源平台:完善提升统一的市级大数据资源平台,编制数据资源目录,规范数据格式,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
大数据服务:打造大数据应用开放能力,面向上层应用开放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展现、大数据决策等能力。
大数据应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应用建设,将大数据资源与能力充分融入到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中。
大数据管理体系:建立数据治理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大数据高质量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基础设施架构
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内容:
网络基础设施:包含互联网、城市通信网、政务网、视频专网和感知网,发展方向为多网融合。
云基础设施:结合无锡市数据存储计算以及数字应用的实际需求,加快推进市级物理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云计算平台能力。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智慧运营中心的物理空间,部署展示大屏、操作设备、会议终端等设施。
安全架构
完善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以及技术防御体系和安全运维等安全体系: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明确信息安全责任。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综合采用防火墙、入侵防御、恶意代码防范等多种技术和措施,构建安全防御体系。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运维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运维服务流程和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安全运维体系。
图 6 智慧安全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