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不是路飞的《海贼王》动画,为什么被无数海内外粉丝吹爆,成了最好的一集?
主角不是路飞的《海贼王》动画,为什么被无数海内外粉丝吹爆,成了最好的一集?
**《海贼王》动画宣布进入充电期,蛋头岛篇将停更至2025年4月,期间将播放鱼人岛篇的重置版。为纪念《海贼王》动画连载25周年,东映特别制作了单集《ONE PIECE FAN LETTER》(译名:《航海王 粉丝来信》),这部时长25分钟的特别篇获得了豆瓣9.6的高分,在海内外粉丝中引发了热烈讨论。
故事简介
《粉丝来信》改编自《海贼王》的官方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香波地群岛、以娜美为偶像的女孩的故事。她想在草帽团约定的两年后重聚这天,将自己的亲笔信交给偶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她经历了重重困难,包括被人群淹没、卷入海贼与海军的对决、被香波地的巨型昆虫袭击等。最终,在一系列巧合下,她不仅成功阻止了海军使用新型武器,还亲眼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偶像。
创作亮点
这部特别篇的质量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豆瓣打出9.6的绝对高分,MAL空降历史榜第二,BGM 8.5分被冠以神作……看过的人往往只会评价两个字“牛逼 / 神作 / 满分 / 无敌”。有人怀疑是不是吹得太过,但更多人反驳:《粉丝来信》是能让知道、看过、喜欢、弃坑《海贼王》的读者,再次收获属于海贼王感动的作品。
作画与风格
最直观的就是作画优秀。《粉丝来信》的开篇是不少人记忆深刻的“顶上战争”篇。它并没有去可以凸显激烈战场的各种细节,而是用一段流畅的作画,辅以运镜将不同场景相互串联,最后将镜头聚焦到小人物上。
不仅作画优秀,风格也意外的清爽。女孩送信的过程中,遭遇和平主义者的无差别攻击,碰巧路飞归来,将其一击秒杀,强大的冲击力震开迷雾。这一段没有为了强调力量而使用过多花哨的摄影,表现得纯粹、清爽,完美呈现了属于《海贼王》的战斗本质。
叙事节奏
除开优秀的作画之外,《粉丝来信》的叙事节奏也非常快。单说这一点可能有点奇怪,要加个前提——这是《海贼王》动画。《海贼王》的作画并不烂,水平是在连年上升,但碍于年番的节奏,拖沓的改编才是让《海贼王》陷入争议的真正原因。所以《粉丝来信》的快节奏叙事,才会显得颇为不易。
《粉丝来信》是一套双线叙事的结构。主线是两年后,香波地群岛,小女孩送信,支线则是顶上战争,马林梵多,海军兄弟相互支撑。动画中主线与支线的衔接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大多是用几局台词相互连接。主线支线的第一次衔接,是在女孩在决定送信出门时,来自女孩母亲对于邻居兄弟的描述,一句普普通通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把时间线向前拨了三年,到了他们还在战场上冲到炮灰的一霎。再一次衔接是在香波地群岛的酒馆。弟弟依靠在兄长旁出言调侃,女孩躲在桌下吐槽,一句相似的台词,贯穿兄弟俩十几年相似的人生,最后归到顶上战争前的回忆。这些时间跨度极大的段落,衔接得快且平稳,没有之前那样的冗余,观感也就自然而然得变好。所以就连对《海贼王》抱有成见的人看了,也会津津乐道。
情感共鸣
《粉丝来信》能获得现在的成功,还有更重要一些内涵藏在其中,是这些内涵让它成功破圈。比较容易感知到的,是主角与配角的设定。《粉丝来信》作为特别篇,并没有选择再一次让草帽团担任主役,而是将视角聚焦在崇拜娜美的小女孩身上。
这种视角的变换,直接影响了作品的基调。《海贼王》的故事是最最标准,贯彻友情、努力、胜利的少年热血漫画。虽然不同篇章会有不同主题,但结尾往往会回落到草帽团充满英雄主义的舞台。《粉丝来信》并非这样的英雄史诗,它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弱者视角展开,并且为了强化这一点,很多场景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比如在顶上战争时期,海军脱困之后,展示了一张他与奥兹小腿的对比画。巨人的残肢,与渺小人类轮廓形成的对比,很容易给人传达出一种无力感。这样的画面真的有很多。再比如,落魄海军曾在顶上战争的冰面上仰视即将出刀的鹰眼。独特视角下,《海贼王》本篇重要角色的角色魅力再一次被凸显、放大、夸张。落魄海军将这一次仰视定格,化为了他在酒桌上的谈资,表现得市侩,同时又有点写实。
视线放到细微之处,放到特别篇主角女孩身上。在女孩拿着书信走出家门,想按照计划去往目的地时,她所遭遇的第一个困难,不是海军的袭击,也不是奇怪生物的扑袭,而是混乱的人流。女孩的视角也是仰视,既是仰视人海,也是仰视汹涌的洪流,类似的场景在动画开篇,在顶上战争时期也曾出现。不同的是,在动画开篇的顶上战争时期,女孩在人潮中被拥挤推搡,会表现出明显的恶心,而在两年后,则是朝着目标挣扎。
虽然最后被佩罗娜的幽灵放倒emo了
一个角色,两个相似场景,截然不同的反应形成对比,让作品本身的内涵,变得昭然若揭。我想《粉丝来信》这部片子,比很多人想的都要更情怀一些。诚然它放大了凡人的无力感,放大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前的渺小,真真正正刻画出了属于这个世界的运转逻辑,但这不是爱它的真正原因……
爱它,是因为它表现出了《海贼王》与观众之间的纯粹。《粉丝来信》让人讨论最多的段落,是顶上战争,海军兄长去救自己被困的弟弟。前面提过,兄长因为帮自己的弟弟背锅无数,对他早有怨念。顶上战争中,他被困在冰层,好不容易脱困,又被卷入和平主义者的无差别攻击,这时他听到了弟弟的呼喊,在犹豫是逃跑,还是回去救他。逃跑,快一点自己兴许能活下来,弟弟运气好一点也能活下来。但如果回去救这个不讨喜的弟弟,那两个负伤的人,又有多大把握在和平主义者的攻击下幸存?犹豫、痛苦、扭曲、挣扎,他开始后退,开始离自己的弟弟越来越远,就在他跑起来之前,路飞朝着艾斯的大吼,却传到了他的耳边:
顺着这一句,他想起了在开战之前弟弟和他聊起了肩带的问题,两人的关系并非敌对,弟弟其实也一直在关照、在意自己的兄长。
兄长停下脚步,被困在冰层的弟弟也注意到了他,叫他快跑,但他还是转身,迎着炮火朝弟弟跑去……
之后转进的是战场的切镜,以及哥哥的独白:
在哥哥的自白尾声,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是一块闪闪发光的拼图。这是一个贯穿整个《粉丝来信》的意象,你不仅能在哥哥的自白末尾看到,在小女孩传递书信的时候也能看到。拼图最具象化的部分是在《粉丝来信》的末尾。特别篇角色们手中的拼图构成一幅画,之后画面倒放至第一张拼图,是女孩想亲手交给娜美的亲笔信。
这幅拼图充满浪漫,它既是来自粉丝的情书,也是给于粉丝的情书。籍籍无名的角色,拿着的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一块拼图,也是构成世界的一个碎片,他们共同拼出了《粉丝来信》这个故事,也构筑起了《海贼王》这个世界。舞台之上是勇者,舞台之外是世界。
这些拼图哪里来?女孩的拼图是在顶上战争时,在人流推搡时,对着娜美悬赏令的一瞥;海军兄长的拼图,是在听到路飞高喊,选择去救下弟弟的那个瞬间。
拼图只是意象,它不仅仅代表构筑世界的碎片,也代表那个被《海贼王》影响的自己。既是角色自己,也是读者自己。
《海贼王》连载的时间太长太长,漫画从97年到现在,动画从99年到现在,尽是些20世纪的留笔。现在聊《海贼王》已经很少会聊它表达的那些感情,流露的那些精神。这些内容是有限的,过了那个时间,持续关注的读者,自然会开始会留意剧情的转折是否合理,战力的逻辑是否崩坏。这是长篇作品的宿命,也是《海贼王》的宿命。
为什么说《粉丝来信》是能重新唤回属于海贼王感动的作品?因为最早的《海贼王》就是这样。它跳脱、有趣、不按常理;它的主角纯粹、不畏世俗、勇于抗争;它还有很多名场景,和通过明场景表达的热烈感情……
现在上述种种,兜兜转转十来年,再一次出现在这个只有25分钟的特别短篇,是最后一次热泪盈眶,心底的刻痕总会微微发热。
制作团队
最后的最后,简单说几句场外。《粉丝来信》的制作团队,并不是《海贼王》的御用团队,而是东映内部凑出来的一个,可以被说是新人的团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用“全女”来描述团队,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主创海迷”甚至“全海迷”。翻翻他们的履历,能很轻松地翻到这些东映培养的动画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海贼王》这个庞大的企划。这让我没来由地联想到2023年12月,Wit宣布重制《海贼王》动画,他们挑选的三位年轻主创,也都是海迷。
《海贼王》这个故事连载得太久,讲了太多故事,给予了太多人力量,也是因此太多人爱上了它,最后选择参与进它。从这个角度上看,《粉丝来信》不仅仅是《海贼王》给粉丝的一封信,也是粉丝献给《海贼王》的一封信。很难不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