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高权力游戏:从侍卫长到权力中心,他是秦朝灭亡的幕后推手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高权力游戏:从侍卫长到权力中心,他是秦朝灭亡的幕后推手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2225361_121948416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瞬间让秦朝的命运陷入了迷雾。明明是铁血帝王、强大国度,却在一位名叫胡亥的年轻皇帝面前,迅速走向了崩塌。

初看这场权力交接,似乎只是父子继位,但若从背后探究,便可见这场传位背后的权谋波澜。胡亥不仅年幼无知,还性格懦弱,与其父亲秦始皇完全不同。尽管他成了皇帝,但在当时的宫廷中,真正掌握权力的,却是那个暗藏在幕后的权臣——赵高。


赵高的权谋手段极其高明,凭借自己的心机和足够的手腕,迅速将胡亥推上了王位。而胡亥却在此时完全失去了治理国家的能力。权力的争斗在宫廷内外激烈展开,周围的精英人才迅速被打压,越来越多的能臣智士被迫远离,甚至殒命。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宫廷博弈之中,秦朝的命运开始加速走向终结。

秦朝的政治基础:集权制度与严密的法制

要理解为什么“精英人才的逆淘汰”会成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我们首先得回顾一下秦朝的政治体制。在秦始皇统治下,秦朝建立了一种极为高效的集权体系。国家的各项事务高度集中,几乎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秦始皇实施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和县,地方的行政权力几乎完全由中央控制。如此一来,秦朝的政令得以迅速传达,全国的治理可以快速响应。


秦始皇通过这一系列政策巩固了中央集权,并且制定了严苛的法制,使得国家机器能够高效运转。在这一体系下,秦朝实现了空前的统一,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军事力量也迅速强大。正是在这种基础之上,秦朝能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完成对六国的征服。


然而,秦朝的集权制度虽然在秦始皇一统天下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但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也存在着隐患——当秦始皇去世后,若皇帝继位后无法保持这种集权结构的稳固,整个国家的运作便会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崩溃。

赵高的权力游戏:从幕后到前台

赵高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成了“权谋”的代名词。要论秦朝的灭亡,除了秦二世胡亥的无能,赵高的深谋远虑和权力操作无疑是决定性因素。赵高的权力不仅仅是在幕后操控,实际上,他在秦朝政坛的游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赵高从幕后逐步走向前台的历程,窥见他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权力斗争中,从一个不起眼的低级官员,蜕变成掌握整个朝廷命脉的权臣。


赵高的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凭借自己过人的权谋手段,逐步在秦朝的政治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秦始皇时期,赵高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长,地位低微,且没有实质性的权力。但他精通宫廷之道,善于察言观色,深知如何迎合上司的喜好,赢得上层的宠信。


赵高的真正机会出现在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去世时,按照当时的安排,应该由正统继承人扶苏继位。扶苏不仅深得秦始皇的宠爱,而且在处理政务时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胜任皇位。

然而,赵高知道,如果扶苏继位,自己在朝中的权力必定会受到限制,毕竟扶苏是一个有主见且权威较强的人物。因此,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偷偷将胡亥推上了皇位。


赵高这个“幕后操盘手”的角色开始显现出来。通过操控遗诏,赵高迅速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圈,成为了皇宫内的“掌权者”。他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权力基础,并在胡亥即位后,迅速掌控了整个朝廷。由于胡亥性格懦弱,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赵高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开始通过对胡亥的操控,逐渐替代了李斯,成为实质上的国家最高权力人物。


赵高的权力游戏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最大的特点便是通过对胡亥的操控,让自己在政坛的地位日益稳固。胡亥是一个性格软弱、依赖性强的皇帝,对于权力和治国理政几乎没有任何兴趣。赵高深知这一点,他开始逐步排除政敌,削弱所有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

首先,赵高采取了对李斯的排除策略。李斯本身就是秦朝政权的中坚力量,作为丞相,他是秦朝的核心人物之一,深受秦始皇的信任。然而,李斯刚愎自用、不太服从赵高的控制,因此赵高设计将李斯陷害入狱,最终致使李斯被处死。李斯的死,标志着赵高通过权谋成功清除了一个重大障碍。


与此同时,赵高还逐渐将自己的人马安插到朝廷的各个要职。那些忠诚于赵高的人,往往因其善于巴结和巧妙的权谋被提拔。而相对有能力、拥有独立思考的官员,尤其是那些不愿向赵高低头的人,则被冷落或排挤。赵高通过一系列的清洗和替换,几乎把朝廷中的重要职务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使得他不仅在胡亥面前成为了绝对的权臣,也让他在整个秦朝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

赵高进一步将自己的权力扩展到军队和地方。他利用自己对胡亥的操控,使得原本分散的权力逐渐汇集到自己的手中。当时,军队的指挥和地方的治理是一个国家权力的根本,而赵高清楚地知道,只有牢牢控制军队和地方的命脉,才能确保自己真正成为无可挑战的权力中心。因此,他通过任命自己的亲信将军和地方官员,成功让军队和地方政权完全依附于自己。


随着赵高权力的稳固,他的野心开始膨胀。虽然他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者,但他仍然不满足于此。赵高心里明白,只有彻底地掌控皇权,才能保证自己的一统江山。在他看来,胡亥不过是一个傀儡,根本不具备与自己争夺权力的能力,因此赵高逐渐把皇帝这个象征性的职位当作自己的工具,完全不再把皇权视作不可侵犯的存在。

赵高的权力游戏逐步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为了彻底除掉可能威胁到自己权位的任何人,赵高采取了极为高压的手段。他不仅公开打压异己,还通过各种阴谋和手段,制造出更多的政治对手,最终使得整个政权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控制之下。甚至连胡亥本身,也逐渐成为了赵高权力机器中的一颗棋子。赵高越来越不再遮掩自己的野心,逐步显现出一个独裁者的面目。


秦朝的衰败,除了源自于精英的流失外,还在于官员质量的急剧下降。赵高通过巧妙的手段,将大量有能力的官员排挤出局。李斯、蒙恬等忠诚的官员相继死亡或被罢免,最终,朝廷中的许多官员开始变得庸碌无能。


这些官员不仅缺乏实际的治理能力,而且完全依赖赵高的指挥和庇护。实际上,赵高手中的权力越大,国家的运转就越显得荒诞。腐败,消极怠工,缺乏创新和决策力,这些恶果最终反映到国家的管理之中。原本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官员逐渐被赵高打压和替换,导致秦朝的政府逐步陷入了无能的泥沼。

精英人才的流失不仅限于朝廷,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深远。国家高层的腐化,导致了下层官员的效仿和蔓延。社会治理的崩溃,使得地方的管理日益混乱。原本能通过有效的统治为民众带来安定的法治力量,渐渐变成了对民众的压迫者,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加之连年征战、劳役负担沉重,社会的不满情绪积聚,最终成为了导致秦朝崩溃的又一关键因素。


民众的不满最终以暴动和起义的形式爆发,秦朝的政权在民心丧失后迅速瓦解。精英人才的流失和逆淘汰,直接促成了国家内部的矛盾和不安,朝廷的无力治理使得社会的危机逐渐加剧。这不仅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也是“逆淘汰”机制带来的历史必然。

结语

秦朝的“二世而亡”,并非单一的事件,而是长时间内积累的各种政治、社会、文化问题的爆发。而其中,精英人才的逆淘汰无疑是最为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人才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决策层和治理层面。

秦朝的历史,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任何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保护并培养真正有才能的政治家、将领和治国理政的精英。而权力斗争和短视的个人利益,最终只会带来国家的崩溃。历史的教训深刻而清晰,秦朝的悲剧,正是“逆淘汰”机制让国家走向了灭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