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高引用的10篇中国作者《自然》论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高引用的10篇中国作者《自然》论文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2244-1472173.html

2024年,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302篇原创研究论文,涉及多个研究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科研实力的提升,也为全球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精选了其中引用量排名前十的论文,以飨读者。


302篇论文的研究领域概览;数据来源:Dimensions数据库

这10篇原创论文的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来自中国科研机构,反映了中国科研人员在过去一年高质量的原创研究成果。

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恭祝中国科研工作者新春快乐,蛇年顺遂!在新的一年里科研探索之路“蛇”我其谁,科研成果多多发表!

说明:

  1. 以下论文排名和指标数据均来源于Dimensions数据库,结果可能与其他统计方式有所差异,仅供参考。
  2. 引用量实时变化,且受时间影响较大,以下的论文选择和排名仅反映2025年1月23号左右Dimensions数据库的搜索结果。

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埋底界面分子杂化策略

通讯作者:Zonghao Liu、Wei Chen(华中科技大学),Nam-Gyu Park(成均馆大学)
第一作者:Sanwan Liu、Rui Chen、Zhenxing Sun(华中科技大学),Jingbai Li(深圳职业技术大学),Wenshan Xiao(武汉理工大学),Yong Zhang(南方科技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6月26日
引用量:151,下载量:33k,Altmetric:41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埋底界面自组装单分子杂化策略,极大改善了界面特性,由此获得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态认证效率达到创纪录的26.54%。

配体通道促进超快锂离子传输

通讯作者:Xiulin Fan(浙江大学)、Enyuan Hu(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Chunsheng Wang(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第一作者:Di Lu、Ruhong Li(浙江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2月28日
引用量:120,下载量:34k,Altmetric:124

研究团队利用小分子溶剂氟乙腈(FAN)设计了一款新型电解液,提出并验证了锂离子的配体通道传输机制,在锂离子电池中同时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和宽温域。

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异质性的遗传驱动因素

通讯作者:Konstantinos Hatzikotoulas、Eleftheria Zeggini(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Benjamin F. Voight(宾夕法尼亚大学),Andrew P. Morris(曼彻斯特大学)
第一作者:Ken Suzuki(曼彻斯特大学),Konstantinos Hatzikotoulas、Lorraine Southam(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Henry J. Taylo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Xianyong Yin(南京医科大学),Kim M. Lorenz(宾夕法尼亚大学),Ravi Mandla(布罗德研究所)
发表日期:2024年2月19日
引用量:109,下载量:79k,Altmetric:756

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250万人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确定了1289个与2型糖尿病(T2D)相关的独立关联信号,并定义了8个不重叠的T2D信号簇,为T2D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质子交换膜系统中持久的CO2转化

通讯作者:Tao Ya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Ziyun Wang(奥克兰大学)、Bao Yu Xia(华中科技大学)
第一作者:Wensheng Fang、Wei Guo(华中科技大学),Ruihu Lu(奥克兰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1月31日
引用量:105,下载量:25k,Altmetric:162

研究团队创建了一种基于耐酸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CO2电解系统,并将CO2还原和H2氧化相结合,实现了电解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

7-脱氢胆固醇决定铁死亡敏感性

通讯作者:Ping Wang(同济大学)
第一作者:Yaxu Li、Qiao Ran、Qiuhui Duan、Jiali Jin(同济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1月31日
引用量:93,下载量:35k,Altmetric:78

研究团队发现,远端胆固醇合成通路中的中间代谢物7-脱氢胆固醇能发挥抗磷脂自氧化的功能,从而抑制细胞铁死亡,有望成为癌症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靶点。

用于柔性、集成透气电子的三维液体二极管

通讯作者:Xinge Yu(香港城市大学)
第一作者:Binbin Zhang、Jiyu Li、Jingkun Zhou、Lung Chow(香港城市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3月27日
引用量:90,下载量:29k,Altmetric:103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在三维尺度上驱动液体自发、定向输运的结构,其液体传输速率高达人体运动时排汗速率的4000倍,为研发舒适、稳定的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新策略。

具有高功率重量比的柔性硅太阳能电池

通讯作者:Daifen Chen、Junhua Xu、Chao Yan(江苏科技大学),Zhenguo Li、Xixiang Xu(隆基绿能),Zongping Shao(科廷大学西澳矿学院)
第一作者:Yang Li、Yuhe Zheng(江苏科技大学),Xiaoning Ru、Miao Yang(隆基绿能)
发表日期:2024年1月31日
引用量:85,下载量:12k,Altmetric:81

研究团队采用多种新工艺实现了具有高柔韧性、高功率重量比(最高为1.9 W g−1)的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大大拓展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范围。

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多功能氧化镱缓冲层

通讯作者:Qihuang Gong、Rui Zhu(北京大学),Deying Luo(多伦多大学),Zheng-Hong Lu(云南大学),Henry J. Snaith(牛津大学)
第一作者:Peng Chen、Shunde Li(北京大学),Yun Xiao(牛津大学),Juntao Hu(昆明医科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1月17日
引用量:75,下载量:17k,Altmetric:37

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用于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非晶态氧化镱缓冲层,在基于窄带隙钙钛矿光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中实现了超过25%的光电转换效率,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

负混合焓固溶体实现高强度和拉伸塑性

通讯作者:Shengcheng Mao、Xiaodong Han(北京工业大学)
第一作者:Zibing An(北京工业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1月3日
引用量:74,下载量:20k,Altmetric:29

研究团队基于“负混合焓固溶体”概念设计了HfNbTiVAl10合金,该合金具有多尺度化学成分波动结构,兼具高强度与大拉伸塑性,为高强韧合金的设计提供了宝贵见解。

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

通讯作者:Lei Ma、Walt A. de Heer(天津大学)
第一作者:Jian Zhao、Peixuan Ji、Yaqi Li、Rui Li(天津大学)
发表日期:2024年1月3日
引用量:61,下载量:35k,Altmetric:745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准平衡退火方法制备了稳定的半导体外延石墨烯,其拥有0.6 eV的带隙,且室温迁移率超过5000 cm2 V−1 s−1,为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