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黄金货币:马蹄金、麟趾金与金饼的考古发现与历史价值
西汉黄金货币:马蹄金、麟趾金与金饼的考古发现与历史价值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一个“多金王朝”,其黄金库存可谓中国古代历朝之最。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共出土金器478件,合计115公斤。其中金饼3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版20块,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
翻阅汉代文献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皇帝赏赐大臣及有功将士的黄金,少则几十斤,多则几千斤,甚至二十余万斤。由此可见西汉黄金之多。
西汉皇帝赐功臣黄金例证
皇帝名 | 功大臣名 | 黄金(又称金) |
---|---|---|
文帝 | 周勃 | 金五千斤 |
文帝 | 灌婴 | 金千斤 |
武帝 | 卫青 | 千金 |
武帝 | 有功将士 | 黄金二十余万斤 |
宣帝 | 霍光 | 黄金七千斤 |
宣帝 | 韦贤 | 黄金百斤 |
元帝 | 于定国 | 黄金六十斤 |
在刘贺墓主椁室西室北部和主棺柩内、外棺之间的南部,共发现了258件马蹄金、麟趾金和金饼;20块金版仅见于主棺柩内、外棺之间的南部;揭开內棺琉璃席,100块金饼赫然在目,5个一行,共20行,整齐排列在內棺底部。
马蹄金和麟趾金
《汉书·武帝纪》记载,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的春天,汉武帝巡行天下,回长安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称自己登西陇高原喜获白麟,同时又在敦煌渥洼水出现天马,泰山显出黄金,为了纪念这接连发生的三大祥瑞之事,汉武帝下令制作马蹄状和麒麟趾状的黄金“纪念币”,用于赏赐诸侯王和贵族,彰显祥瑞。
刘贺墓中出土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麟趾金每枚60克。马蹄金有大有小,大马蹄金约240克到260克左右,小马蹄金约40克。器形完整,造型精美,采用花丝镶嵌技术,中间镶嵌玉石或琉璃(铅钡玻璃)。
很多马蹄金和麟趾金的底部,分别浇注有上、中、下的字样,这是汉代考古的首次发现,其具体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金饼与酎金制度
金饼是汉代黄金货币的主要形制,也是刘贺墓中最多见的黄金货币,共出土385枚,每枚约250克,即汉制一斤。
出土的385枚金饼中,其中有4枚特殊的金饼,上有墨书题记,被称为墨书金饼。4块墨书金饼发现于刘贺墓内外棺之间,金饼上的墨书文字依稀可以辨认,拼合4块金饼上的文字,目前可以释读出15个字:“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这些文字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信息,是墓主刘贺身份和西汉酎金制度的直接证据。
那么,什么是酎金制度呢?据《史记》记载:汉代自汉文帝时期开始实行酎金制。“酎”是一种正月始作,八月制成,味美纯厚,用来祭祀宗庙的醇酒。西汉祭祀制度规定,每年八月皇帝在太庙中祭祀祖先,诸侯王、列侯必须按照封地的大小和人口多少献金助祭。所献黄金如果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这种有关酎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
汉武帝初期 ,诸侯势力一度膨胀,甚至“不听天子诏” 。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酎金案”便是其中之一。元鼎五年(前112)九月,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此后,也时常有坐酎金律免侯的记载。因此,从汉武帝开始,王侯一级的高等级贵族都会储备大量黄金。酎金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