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福建协和医院完成rhTSH辅助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全省首例!福建协和医院完成rhTSH辅助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陈文新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全省首例人促甲状腺素(rhTSH)注射液辅助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该患者为53岁的刘女士(化名),因患滤泡型甲状腺癌术后伴肺、骨骼多发转移,在接受人促甲状腺素肌肉注射2日后顺利完成碘131治疗。
图:rhTSH辅助治疗后骨转移灶大量摄碘131,预示将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图:治疗后碘131SPECT/CT融合断层扫描图像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碘131治疗+TSH抑制治疗。在碘131治疗前,为了增加病灶对碘131的摄取,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需升高血清促甲状腺素(TSH)>30mU/L。
提升TSH水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停服甲状腺素法(即停服L-T4);另一种则是肌肉注射rhTSH(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相比停服L-T4,肌肉注射rhTSH具有无需停服甲状腺激素、无甲减风险、肿瘤增殖风险低、生活质量高、治疗时间短的优势。尤其适用于高龄、伴随其他严重疾病或无法耐受治疗前甲减症状及停用甲状腺激素后TSH 升高无法达标的患者。
rhTSH最早于1998年在美国上市,近3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使这类药物获得了多个甲状腺癌相关的指南推荐。此次国内首款rhTSH获批上市,填补了此类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空白,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快速接受碘治疗提供全新的治疗体验和选择。患者选择肌肉注射rhTSH,便无需再忍受停服甲状腺激素带来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不适和可能增加的肿瘤增殖风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69年,是省内首先开展核素显像的单位,设有PET-CT中心、SPECT/CT显像室、核素标记实验室、脏器功能测定室、体外测定室、核素治疗室、核素治疗病房以及骨质疏松诊疗室等诊断、治疗、实验室,是目前我省核医学科开展业务最为齐全的科室之一。是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主委挂靠单位、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主委单位。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拥有全省唯一省级核医学研究所,开展包括前列腺癌PSMA显像、神经内分泌瘤TATE显像、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FAPI显像等40多项研究工作及技术创新,拥有发明专利1项。
专家简介
陈文新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核医学科主任、福建省核医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杜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林志毅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