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藏》在国外的流传 十九世纪初欧洲掀起道经研究热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藏》在国外的流传 十九世纪初欧洲掀起道经研究热潮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8150234_562249/?pvid=000115_3w_a

《道藏》是一部大型道教文献典籍的结集,内容涉及道教各个方面,包括理论、历史、组织、教派,也相当多地包含了《易学》、医药学、养生学、哲学、地理学等,还保留了《道德经》、《南华经》、《淮南子》等各种版本,为道教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每个道教研究者都离不开它,否则寸步难行。在国外的道教研究中,《道藏》研究占有重要地位。

在研究道教经典方面,国外汉学家取材于两个方面:一是《道藏》本身,被国外学者称为原始资料;二是《道藏》以外的道教资料,外国学者着眼于敦煌经卷、碑铭文字和实地调查。

《道藏》首现巴黎

据法籍德裔汉学家安娜·赛德尔(Anna Sei-del,1938~1991)在绝笔之作《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1950~1990)》(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West,1950~1990)中的第三部分《文献》中指出:“1910年前后,巴黎国家图书馆得到两套(印于1598年)残缺的明代正统《道藏》(《大明道藏经》,1444~1445年印),这是最后一次奉皇帝之令在中国收集并刊刻(木刻)的道藏(沙畹,1912)。这部《大明道藏经》及其续编——印于万历年间(1607年)的《续道藏经》,构成了最广泛也是最可靠的道教研究文献。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在中国曾被忽略。直至1911年,才有一位对《道藏》的宗教内容感兴趣的中国学者(这里指刘师培,1884~1919——引者)首次发表了《读道藏记》,而同一年载遂良神父(Father Leo Wieger,1911)已用法文拟定了第一份《道藏》目录,沙畹(1913、1919)和伯希和(1913)研究并翻译了带回巴黎的道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