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雄文教授逝世:电波传播领域的重要学者,培养60余名优秀人才
赵雄文教授逝世:电波传播领域的重要学者,培养60余名优秀人才
2024年12月11日,我国著名通信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赵雄文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1岁。这位在电波传播与移动通信领域耕耘数十年的学者,不仅留下了210多篇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风范。
三次高考:一个学者的起点
赵雄文出生于陕西榆林清涧,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是老三。由于家里孩子多,他从小就显得比较自由散漫,像是被“放养”一样。1982年,他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原本想读化学系,但未能被录取,最终被物理学录取。尽管如此,他仍然决定继续就读。
兄弟情谊:文字中的温暖
在赵雄文的成长过程中,二哥赵军锋扮演了重要角色。赵军锋用文字记录了弟弟的成长故事,这些文字不仅是个人记忆的留存,更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从童年时期的相互扶持到成年后各自追梦,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学术之路:从延安到赫尔辛基
1986年,赵雄文从延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四年的学习委员经历和良师益友的陪伴,为他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1989年,他考取了电波传播研究所的研究生,并随后留在该研究所工作。
1998年,赵雄文一家三口来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始了留学生涯。他在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完成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后,继续留在该校担任高级研究员。2012年,他回到中国,加入华北电力大学,开启了新的学术征程。
学术成就:210篇论文背后的坚持
赵雄文教授共发表了210多篇论文,其中有100多篇被SCI收录,并且有6篇论文被评为ESI和Scopus高被引论文。他主持完成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包括一项重点项目和三项面上项目。2020年,他荣获第七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23年6月,当选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最后的愿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在接受延安大学校友会采访时,赵雄文教授表示,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就在于培养更多优秀且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24年6月,他已指导13名已毕业的博士生,并培养了近60名研究生。他的学生遍布国家重要部门,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赵雄文教授的离世,是中国通信界的重大损失。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者,更是一位充满温情的兄长和老师。他的故事,展现了在学术追求与家庭情感之间的平衡,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