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地产HRD到脑科学教育从业者:一位地产人的跨界重生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地产HRD到脑科学教育从业者:一位地产人的跨界重生之路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4T38TG05567NEL.html

曾经的地产圈,是外人眼中的"高富帅"聚集地。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场所,动辄谈着上亿的生意,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但时代的风向变了,地产人的光环也在褪色。

我们曾经以为,手握资源、精通规则就能永远站在金字塔顶端。但市场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那些年,我们习惯了高周转、高杠杆,习惯了在酒桌上谈生意,习惯了用资源换资源。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些"技能"突然不灵了。

转型,成了每个地产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有人转行做起了自媒体,用专业视角解读行业。有人投身乡村振兴,在乡野间寻找新的机遇;还有人放下身段,从零开始创业。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但正是这种艰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褪去了时代给予的光环,我们开始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用实干代替空谈。这个过程,让我们从"虚胖"变得"精壮",从"浮夸"变得"务实"。

地产HR作为曾经行业顶峰时代的见证者,一直以来就是行业转型的先锋军,回顾周边的多数地产HR基本多数已经完全转行,有些也加盟了其他行业继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不过从大的环境来看,其他行业对地产人的排斥依然存在,很多行业认为地产人一直高高在上,习惯风口赚快钱,对很多地产人换行存在质疑。

近期,一位早期大型房企的HRD分享了她的转型之路,或许能给很多人一些启发,地产人转型之路似乎并没有那么难。

转型的起点:从HRD到被优化对象

2023年冬夜,作为HRD的她亲手执行新一轮裁员方案时,一通电话却让她成了被优化对象。握着冰冷的离职协议,她突然理解了那些曾坐她对面的同事——地产HR的价值,难道只能绑定在降薪和裁员上?

转型的困惑:地产HR的行业困境

在和多个HRD、猎头朋友、咨询机构做了深度沟通后,她发现触目惊心的数据:

  • 72%的地产中层在求职时遭遇「行业歧视」
  • 89%的转型者陷入「高不成低不就」陷阱
  • 但依然有14%的人成功实现薪酬不降反升的跨越。

转型的选择:从地产HR到脑科学教育

她最终选择脑科学教育,原因有三:

  • 社会刚需:青少年学习效率、心理健康等问题催生科学用脑需求;
  • 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推进脑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如“中国脑计划”);
  • 技术爆发:AI与神经科学的结合,让教育个性化成为可能;

转型的路径:系统化思维与能力迁移

转型不是断臂求生,而是“资源能力的重新组合”,她努力把做HRD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变成新赛道的核武器,以终为始系统梳理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项。

她先后待过3家世界500强企业,深知这些企业的选人用人的素质模型和标准,当见过世界很顶尖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中不乏哈佛、麻省、耶鲁的高材生。

她在想,如果她要培养一个未来AI时代下,依然能拥有进入这些500强大企业入场券的孩子,他们当下需要培养那些核心素质。

有了这个大的人才培养框架,她在选择脑科学产品时,更能聚焦在核心价值上,如何将体力、心力、脑力的训练融进产品体系中,真正帮助孩子的身心脑的成长。

11年积累的体系化标准化的sop,脑科学教练服务SOP标准流程,那些年积累的激发、使命感召员工的教练技术,成为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底层逻辑。

转型的关键:副业探路与能力补足

她的过渡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 “副业探路”:用最小成本验证可行性。
    她先以“社区讲师”身份参与脑科学公益项目,既积累了授课以及相关知识的实践经验,又通过小范围试错验证了商业模式以及测试了市场需求。

  1. “能力补足”:跨领域学习的三个层级
  • 知识层:系统学习脑科学与学习力、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如教育与脑神经科学专项课程);
  • 技能层:掌握系统教学工具与课堂引导技术;
  • 资源层:加入行业社群,与社区未成年保护工作站、教培、留学等机构建立合作;
  1. 心态重塑:从“甲方思维”到“服务思维”
    地产行业惯用的“资源驱动”模式,在教育领域需转变为“用户价值驱动”。她深知在当下这种下行市场下,好产品、好交付意味着客户信任,意味着企业生存的生死线。

所以,在她接手的每一个家庭,从前期孩子天赋测评报告解读、跟进课程培训、课后追踪学习效果、定期做家校沟通等等。

确保每一个孩子通过3个月时间100%能实现 记忆力、阅读速度5-10倍提升的交付标准!

转型的心法:系统化思维与专注提炼核心技能

她从过去的转型经历中悟出了三条成事心法,简单看起来就是系统化思维,专注把个人的核心技能提炼出来。

  1. 做“认知套利者”,不做“技能流浪汉,系统盘点「自我能力」。
  • 项目全周期管理 → 可迁移到任何赛道做关键链路分析。
  • 高周转执行力 → 适配新兴且细分赛道行业快速生长。
  • 业务洞察力 → 转型新赛道找到破局市场的关键机会。
  1. 启动“职业生涯plan B”实验
    晨间7:00-8:30锁定「认知提升时间」(附上近半年看的书单,非常有用,也帮助她穿越了多次转型的黑洞期)
    用周末开展最小化跨界实验(案例:地产营销总监转型健康减脂抖音号引流健身房;地产客关总转型心理咨询小红书引流帮助地产人打造心理赛道IP)。

  2. 融入圈子,人是环境的产物,跟对人做对事
    她自己加入多个非地产社群(她的选择:本地女性成长社群+教培机构联盟社群+商业私董会) 很多高质量的社群是付费的,圈子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投资。
    找到她的“转型对标对象”(小红书上有很多职场高管转型的路径拆解,多看多了解,直到找到自己的标杆)。

转型的启示:能力的重生与价值的重塑

她站在分享脑科学演讲台时,突然想起那个签离职协议的冬夜。原来所有行业都会老去,所有行业都有周期,勇敢面对。

但那些在经历行业周期波动中淬炼出的人际敏锐度、目标感,在深夜加班中磨砺出的系统思维,在人才管理选育用留中沉淀出的共情力,才是真正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她曾是一名11年地产HRD,现转型成为一名脑科学教育从业者,经历过至暗时刻,如今顺利过渡,她更坚定地相信:人生拿到的是,积极行动的结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