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科幻作品中的独特视角,一览超越现实的建筑设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科幻作品中的独特视角,一览超越现实的建筑设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61023.html

在人类的想象世界中,科幻作品宛如一座璀璨的灯塔,照亮了未来的无数可能。从书籍到电影,从虚拟的元宇宙到现实中的建筑实践,科幻的魅力无处不在。当我们沉浸于科幻的奇妙世界时,会发现其中的建筑元素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或宏伟壮观,如巨型都市中的摩天大厦;或奇异独特,似充满神秘色彩的碟状建筑和反重力世界。这些建筑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科幻作品中的建筑

巨型都市类建筑

尺度震撼

在科幻电影中,巨型都市类建筑常以惊人的尺度呈现,展现出与现实世界的强烈科技落差。如弗里茨・朗的《大都会》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跨度大、建筑高、体量巨型,地下是拥挤的车流,飞机在摩天大楼间穿行,建筑间有高架铁轨、巨大拱门和长长的台阶。这些建筑的设计灵感源于导演对纽约的感受,融合了多种风格,但其庞大的规模映衬出人类的渺小,工人们在怪兽般的工厂中进出,体现了阶级的分层。类似的场景在《星球大战前传 2》《第五元素》《银翼杀手》等影片中也有出现,这些巨大都市建筑往往以乌托邦世界的样貌出现,表面整洁、井然有序,但最后常伴随着秩序的崩塌和混乱的产生。

外星世界的球形元素

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世界喜欢用球形元素构建城市,营造出古怪陌生又高科技的氛围,如《银河护卫队 2》《星战前传》等影片中的城市设计,这种球形元素的运用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来自另一个文明,增强了科幻氛围感。

蒸汽朋克风格建筑

游戏与动画中的体现

以《机械迷城》游戏和《哈尔的移动城堡》动画为例,展现了蒸汽朋克风格建筑的特色。这类建筑通常具有复古与未来相结合的特点,融合了机械元素和奇幻色彩,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

经典电影中的呈现

《童梦失魂夜》是科幻电影中蒸汽朋克风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风格充满了神秘和奇幻感,独特的设计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立体都市交通系统

科幻片的标配元素

细长高耸的摩天大厦、巨型架空交通网络、反重力移动交通工具构成了垂直高速的城市形态,成为科幻片的标配。在电影《第五元素》《云图》《少数派报告》《明日世界》等影片中,都有这种立体都市交通系统的展现。例如《少数派报告》中可以垂直方向行走的磁悬浮飞行器,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全新的想象。

交通系统的创新设计

这些影片中的交通系统不仅在形式上创新,还体现了对未来交通方式的探索和想象,如反重力技术的应用,使得交通工具更加轻盈、灵活,为城市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能。

碟状建筑

飞碟形状的建筑物在科幻片中也备受青睐,因其具有神秘感,仿佛来自另一个文明,科幻氛围感更重。如《星球大战前传》等电影中就有碟状建筑的出现,这种独特的形态为科幻世界的构建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反重力世界

反重力结构的应用

反重力的结构在科幻片中很受欢迎,它意味着更轻盈的材料、更精巧的结构和超出现代社会想象力的科学技术。例如《阿丽塔》《遗落战境》中漂浮在海上的建筑物,以及《逆世界》中两个完全颠倒的世界,依靠天梯公司连接,上方世界和下方世界互为天空相反的世界,场面极具震撼力,这种反重力世界的设计挑战了人们对物理规律的认知,展现了科幻作品的大胆想象。

对科学技术的想象与探索

这些反重力世界的设定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冲击,还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为科幻作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科幻电影中建筑的文化内涵

小镇・栅栏・家园

在美国科幻电影中,小镇常常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如《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小镇,房屋和汽车色彩斑斓但样式单一,体现了小镇居民温和可爱又单调、恐惧异类的特点,这种建筑风格与居民的内心世界相呼应,最终导致爱德华被驱赶的悲剧。

上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电影中,小镇的建筑风格如联排别墅、白色尖桩栅栏等,代表了美国梦的具体画面。然而,在科幻电影《天外魔花》中,小镇成为了外星人入侵的场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共产主义思想兴起的恐惧以及对千篇一律的美国中产阶级梦想的反思。

从《超人》等作品可以看出,小镇象征着主人公的精神母体,而都市则带来了双重生活。小镇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方式、建筑和社区邻里关系,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但其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未知的黑暗秘密,如《小丑回魂》《寂静之地》《怪奇物语》《旺达幻视》等作品所展现的。

巨大都市・乌托邦 / 反乌托邦

1927 年的《大都会》首次展现了想象中的未来之城,其建筑风格融合多种元素,高楼大厦林立,地下车流拥挤,飞机穿梭其中,但城市中缺乏草地、公园等,工人在下层世界劳作,上层人士控制着巴别塔式的高楼,体现了阶级的分隔。这种巨大、分层的都市建筑成为了后来许多科幻电影的灵感来源,如《饥饿游戏》《雪国列车》等影片中通过建筑分隔不同阶级的反乌托邦社会。

科幻电影中的巨大都市建筑常以乌托邦的形象出现,表面和谐稳定、秩序井然,但最终往往会崩塌,权力瓦解,混乱产生。例如《黑客帝国》中,尼奥生活的 Matrix 世界建筑呆板、缺乏活力,而真实世界虽然粗糙但充满活力,人们能建立真正的联系。《攻壳机动队》中以九龙城寨为原型的场景和《全面回忆》中普通人住的 “鸽子笼”,则展现了与巨大都市建筑相对的原始、混乱、充满烟火气的一面,反映了科幻作品对科技的反思,以及对看似美好未来世界的谨慎和警惕态度。

科幻作品对建筑思想与实践的影响

科幻小说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科幻小说能够憧憬未来,探索另类现实,对建筑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设计师们受科幻小说的启发,不断创造出具有未来感的建筑作品,如扎哈事务所在成都建造的科幻博物馆,展示了科幻小说在全球的演变和流行。同时,科幻作品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源泉,推动了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创新。

室内世界与太空工作椅的设计灵感

室内世界的复古未来主义

以电影《可怜之物》为例,其布景将城市和室内世界拼贴,通过蒸汽朋克视角展现欧洲末期的装饰艺术。影片中的妓院巴洛克式内饰融合了多种风格,设计师还将建筑师里卡多・波菲的后现代巨型建筑 Espaces d'Abraxas 作为灵感来源,体现了乌托邦小说中巨型建筑的主题。在《银翼杀手》等电影中,巨型结构常象征着掌握权力的邪恶巨型公司,如泰瑞尔公司塔楼是乌托邦式现代主义巨型建筑的典型代表。而《逃离地下天堂》中的圆顶城市则反映了当时人口过剩和环境破坏背景下的建筑想象,其内部世界的设计直接反映了美国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起。

太空工作椅与科幻作品的联系

中世纪现代主义对未来的看法影响了科幻作品中的太空场景设计。在《2001:太空漫游》中出现了奥利维尔・穆尔格设计的精灵椅,《星际迷航》中的 “星际迷航椅” 虽因预算有限采用了山寨版椅子,但也体现了对设计的追求。法国设计师皮埃尔・保林的缎带椅在多部科幻作品中亮相,在不同作品中象征着不同的意义,如在《星际迷航:原初系列》中代表特权的象征,在《下一代》中则代表所有联邦公民都能享受到的舒适和奢华。维特拉举办的展览《科幻设计:从太空时代到元宇宙》突出了科幻小说与设计在今天的相关性,展示了科幻作品对设计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科幻作品对社会结构和生存方式的推测

研究建筑、设计和科幻小说之间的关系表明,科幻小说不仅是一种流派,更是一种实践和思考工具。它通过展现充满想象力的建筑环境和物品,帮助我们推测新形式的社会结构和新的生存方式,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生活到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反思,都在科幻作品中有所体现,为我们理解和塑造未来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可能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