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长城焕发生机,文化遗产保护再创新
朔州长城焕发生机,文化遗产保护再创新
近年来,山西省朔州市在长城保护与开发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模式,通过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等举措,不仅让327公里长的长城焕发新生机,还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常言道,“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具有举世瞩目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山西朔州市,这道长城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保留着327公里的长度和1649处珍贵的遗存。近年来,朔州市通过创新长城保护方式,让这座古老的长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朔州市以古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为依托,以长城遗迹、古战场遗址和边塞风情等为载体,积极推动长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中,建设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成为重点。广武长城,位于朔州市南部,被誉为中国北方长城体系的“精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该市在广武长城上,建设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广场等设施,以扩大文化教育功能和吸引游客,使广武长城成为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
除了广武长城,朔州市还修建了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网,将各处长城遗址、古战场遗址和景点串联起来,方便游客游览。通过这一旅游公路网的建设,游客可以完整地感受到长城的壮丽和神奇,同时也方便了长城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在乡村旅游方面,朔州市培育了22家名为“长城人家”的民宿,其中包括右玉县的“右卫艺术粮仓”。这些“长城人家”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还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让游客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同时,这些民宿也为长城沿线的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机会,使他们可以通过旅游业吃上“旅游饭”。
朔州市的长城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在文化方面,长城保护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其次,在经济方面,长城旅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推动了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在社会方面,长城保护提高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对于朔州市的长城保护与发展,我们有理由对其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些长城遗址和游客的破坏行为仍然存在,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另外,长城保护需要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相结合,以实现长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朔州市通过创新长城保护方式,让古老的长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应该一起努力,共同保护好这道世界文化遗产,让长城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