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路上新起点:展望化学治疗未来
抗癌路上新起点:展望化学治疗未来
化学治疗(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摧毁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化疗的最新进展、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化学治疗的进展
- 化疗相关副作用的控制
早期的化学治疗确实有较大的副作用,但随着支持性药物的不断发展,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现在一些口服的长效型止吐药物非常方便,只需在化疗前服用一粒,就可以持续5到7天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病患的治疗品质。还可以通过一些口服氨基酸补充剂,来预防口腔黏膜受损。此外,化学治疗药物本身的进步也使得副作用相对减少,而且大多数的副作用在化疗结束后通常会有所改善。
加上医疗越来越重视医病沟通和共享决策,病患可以透过卫教单张、视讯媒体及癌症个管师的协助。在治疗前,病患可以主动了解可能遭遇到的副作用和因应之道。
- 化疗施行便利度的提升
各医院门诊化学治疗中心的设置和优化,为需要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选择,而且不需要住院。在这些中心,患者可以接受化疗、输液和输血等治疗,同时,护理师也可以即时提供卫教、咨询和转介服务。
一些化疗药物亦有口服剂型,可以方便患者使用。这些口服剂型的药物不仅可以让患者免于长时间静脉输注的不便,还可以降低一些副作用。例如,对于大肠直肠癌或乳癌患者,使用capecitabine(商业名Xeloda)口服剂,配合其他注射药物,在门诊化疗中提供了另一方便的治疗选择,同时减少了神经毒性的副作用。
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注的化疗药物,也可以在医师的许可下使用携带式化疗输液器(例如infusor,俗称为“化疗奶瓶”),进行居家化疗药物注射。这样一来,患者不仅可以在家中保持舒适的生活,还可以不受医院床位限制,在门诊化疗中按时完成治疗疗程。
总的来说,门诊化学治疗中心的设置和优化及化疗剂型和耗材的进歩,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的治疗选择,同时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更有效地完成治疗过程。
- 与免疫标靶药物并用增加疗效
化学治疗不仅可以用两种或多两种药物来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式结合,包括标靶药物和免疫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举乳癌治疗为例,化疗可以与标靶药物合併使用,这样做可以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对比单独使用标靶药物更为有效。
另外,在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已经在多种癌症治疗中被核准并且被全民健康保险给付。这些药物的作用是激活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其能更好地辨识和攻击癌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结合使用已成为多种晚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不仅能杀死癌细胞,还能激活免疫系统,让自身的免疫力对付癌细胞,从而达到双管齐下的毒杀作用,进而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这些证据更证明了化疗药物的重要性,与新药物合併使用,更能发挥出增效的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的困境
- 化学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尽管支持性药物的发展大大减轻了低剂量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但对掉发和周边神经毒性方面的改善仍然有限。停止使用引起掉发的化疗药物后,头发会逐渐长回来。而某些特定化疗药物会引起周边神经病变,包括感觉迟钝,即病人感到麻刺或麻木的感觉,或感觉异常,如病人觉得手触摸时像戴著手套,或走路时像穿著袜子或踩在沙地上走。这些副作用的产生除了和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有关外,也和病患的年龄、是否有糖尿病、是否存在末梢循环障碍或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
目前尚未找到治疗神经病变的最有效方法,只能透过降低化疗剂量或调整化疗频率来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或经由复健来改善动作功能。此外,只有少数药物能够减轻不适感,使得严重病变的患者常常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进而使病人怯步化学治疗。
- 化疗药物并非全有健保给付
根据不同的癌症种类和病情,健康保险提供了对特定化疗药物的明確条件给付,具体的信息可以在健康保险署的网站上查询到。但要注意,並非所有的化疗药物都能够获得健保的给付。虽然健康保险通常会帮助支付许多治疗癌症的费用,但有些化疗药物可能不在健保的给付范围内。
这意味著患者可能需要自费支付这些治疗的费用。对于需要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来说,与医疗团队积极沟通并了解哪些药物能够获得健保给付,哪些不行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幫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定,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新审核通过的健保给付化疗药物並不多。其中一個原因是,药厂现在更多地将焦点放在标靶药物和免疫药物的研发上,因此对于化疗药物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这也就意味著,药厂比较不会主动向健保局申请新的化疗药物的健保给付。
针对化学治疗困境的可能解决办法
- 使用药厂学名药
学名药是根据原始药厂的配方而制造的药物,具有相同的疗效。相比於原厂药,学名药无须进行漫长的临床试验,只需通过药物生体可用率和生体相等性的测试来确保其效果与原厂药相同,便可在临床上应用。由于省去了大部分临床试验,学名药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价格也相对较低,使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
在台湾,有几家药厂生产化疗药物的学名药,并向健保局申请化学药物的健保给付,使得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因此,政府和民众应该给予台湾药厂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台湾药厂的努力,使得化疗药物更加容易获得,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 推动及支持临床试验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在台湾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这可以测试新的化学治疗合併其他药物的组合,让病人能够免费获得这些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医疗单位的相关人员应该与病患进行更多的沟通,解释临床试验的重要性,帮助病患了解并提高参与的意愿。
现在,越来越多台湾医学中心的医师会积极争取国外大药厂的大型临床试验在台湾收錄病人。为了支持这一进程,政府和医院应该调整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临床试验能够更安全、更快速地在台湾进行。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台湾在国际医疗领域的竞争力,还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多免费治疗的机会。
- 加强私人医疗保险
如果某种药物没有健保给付,可以考虑使用私人医疗保险来支付额外的治疗费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化疗治疗可以使用口服药物,无需住院。这意味著如果只依赖住院医疗险转嫁治疗费用,可能无法得到理赔。因此,我们建议那些可能面临癌症风险的人首先考虑购买一次性给付的癌症险和重大疾病险。然后,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购买需要住院的实支医疗险和传统型癌症险。
另外,有些保险公司的癌症险可能要求病人必须住院才能获得理赔。因此,在选择保险时,应详细阅读保险条款,以确保符合个人需求。
- 病友团体和民间资源的扶持
癌症病友团体是一个可以分享医疗知识和治疗心得的平台,让癌友可以得到有关治疗选择、副作用管理和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宝贵建议和信息。参加病友会团体,聆听他人的治疗经验分享,有助于自己调整情绪。近年来,医疗意识的提升促使许多病友团体和民间机构的成立,提供服务和支援给病友。癌症资源中心的成立旨在整合政府、医院和社区资源,帮助病友及其家屬排除诊断、治疗和追踪过程中的障碍,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透过国民健康署与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合作,全台已有超过100家医院设立了癌症资源中心,提供各种癌症相关的服务和资讯。
化学治疗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正处在癌症治疗的新时代。从传统的化疗药物到现在的标靶药物,甚至是免疫治疗,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此外,基因检测的兴起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自己肿瘤的特性,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虽然化疗药物已经存在很久,但它仍然可以与新型治疗方式结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治疗阵容,与癌细胞作战。相信未来,我们将能够更加坚定勇敢地面对癌症,并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