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蛋鸭养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消费者的变化
规模蛋鸭养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消费者的变化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趋势。其中,蛋鸭养殖作为水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然而,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将从蛋鸭笼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消费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希望能引发更多关于行业发展的思考。
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鸭蛋生产与消费大国,鸭蛋生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球90%以上。不仅拥有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和悠久历史,而且具有灿烂的饮食文化和众多的知名品牌,为我国居民提供蛋肉食品稳定供给与丰富菜篮子,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就业与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自2016年蛋鸭生产量达到峰值(存栏量、鸭蛋产值分别达2.32亿只、474.10亿元)以后,我国蛋鸭产业一直处于持续下滑、低速上升的瓶颈期,加之非洲猪瘟、新冠疫情影响,市场波动较大。2022年蛋鸭存栏量、鸭蛋产值分别为1.49亿只、389.0亿元,较2016年分别下降35.34%、17.95%。
蛋鸭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畜牧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闽江流域,山东、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福建、河南、广东、河北、重庆等14个省市区蛋鸭存栏量约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华东地区是我国蛋鸭生产与加工最为集中区域,约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拥有江苏高邮鸭蛋加工集群区,福建光阳蛋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全国最大的江西南昌养殖、加工区,安徽安庆、池洲、合肥、芜湖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区,蛋鸭产业是当地十分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
养殖端存在的问题
我国蛋鸭养殖一直沿用传统的水域放牧、半放牧饲养模式,饲养的品种大多是单一地方品种或配套系,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养殖规模以3000-5000只的小规模为主,此种生产模式一是对水域环境的依赖程度高,资源利用率低,随着蛋鸭饲养量的增加,对我国水资源与环境构成威胁,二是带来的市场波动大,市场行情不好时,养殖户损失惨重,市场行情好时,养殖户又一哄而上,严重阻碍了蛋鸭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笼养设备与技术不断创新、改善,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福建等蛋鸭养殖大省蛋鸭笼养发展迅速,笼养模式改变了传统鸭舍依水而建的习惯,有效解决了土地资源、环境生态、产品质量、人力成本问题,使得大规模、集约化饲养成为可能。然而,蛋鸭笼养仍存在设施装备投资大,设备设计、制造工艺、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淘汰老鸭羽毛质量差、骨质疏松易碎,笼养蛋鸭日粮配方有待优化,缺乏适宜笼养、生产性能好、抗病抗逆性强的专用品种等问题。
加工端存在的问题
我国蛋鸭产业主要产品有鸭蛋类的咸蛋、松花蛋、蛋黄、糟蛋等传统产品,鸭肉类的老鸭堡、板鸭、酱鸭等整鸭产品,以及羽绒制品的原料,深受我国居民的喜爱。
我国鸭蛋消费方式与鸡蛋相差很大,70%以上用于蛋制品加工,鲜鸭蛋消费仅占10%左右,而我国鲜鸡蛋消费占80%以上。我国鸭蛋加工主要分布于江苏、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省,与鸡蛋加工企业相比,我国鸭蛋加工企业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一是自建、合作或控股蛋鸭养殖场很少,蛋源以外购为主,产品质量不可控。外购蛋源存在质量不稳定,采购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无法保证蛋源稳定供给,导致大多数鸭蛋加工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
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利润微薄,同质化竞争严重。鸭蛋深加工产品以传统的咸蛋、松花蛋为主,占比超过90%,这些传统鸭蛋制品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鲜鸭蛋消费市场重视、开拓相对缺失。同时,不同鸭蛋加工企业间产品类型相似,使得不同企业间出现恶性竞争,鸭蛋加工利润越来越低;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弱,鸭蛋加工关键技术无法取得突破。由于鸭蛋加工利润微薄、自有资金有限,鸭蛋加工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专业研发人员匮乏,研发经费投入少,外来资金几乎没有;
四是企业用工难,用工日趋老龄化。我国鸭蛋加工企业多为中小微型民营企业,现有员工年龄多在45岁以上,部分小微企业季节性用工,人员流动性大。
消费的变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VUCA)时代,也是一个个性张扬、流量聚众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消费场景的多样化、体验化、个性化,市场细分化和消费差异化日益突出,我国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蛋鸭产品品质、品类要求越来越高,简单而传统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市场需求,今后除了对传统生产方式和加工工艺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产品种类和提高产品质量外,需研发附加值高且类型丰富的新型功能性新产品,以满足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在家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背景下,在蛋鸭产业发展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节点上,以推进战略性调整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着力点,以整合、利用产业内外资源优势为手段,以促进产业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为机制,以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引领蛋鸭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相融合,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上下游全产业链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圈,加强蛋鸭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数智化体系建设,在运营模式先进性、环保的高要求、装备设施现代化、生产的集约化、产出效率高标准、产品高质量上,推广先进技术及优秀解决方案应用,推进蛋鸭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我国蛋鸭产业在家禽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在家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背景下,在蛋鸭产业发展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节点上,以推进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着力点,以整合、利用产业内外资源优势为手段,以促进产业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为机制,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引领蛋鸭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相融合,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圈,加强蛋鸭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数智化体系建设。在运营模式先进性、环保的高要求、装备设施现代化、生产的集约化、产出效率高标准、产品高质量上,推广先进技术及优秀解决方案应用,推进蛋鸭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我国蛋鸭产业在家禽业中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