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听高腔、赏青瓷 有一份浙江老街City walk攻略请查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听高腔、赏青瓷 有一份浙江老街City walk攻略请查收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5A08H4B00

在浙江省西南部的松阳县和龙泉市,两处文化遗产正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故事。

地处浙江西南的松阳县,有着1800多年历史,这里不仅分布着7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还有浙江省最长的县城老街。总长1.9公里的明清古街,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穿行在灰墙青瓦的老街古巷,仿佛进入了一座时光博物馆。一曲高腔、一条古街,承载着松阳世代延续的文化传统,也见证着古城的发展变迁。

每个周末,松阳明清古街的非遗馆里,都会上演松阳高腔。大家结伴而来,饶有兴致地看戏、听戏。这是属于古街居民的周末时光,也是根植于他们心底的文化印记。

走在青石板的老街上,听一出高腔折子戏,早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松阳高腔,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经过多年挖掘整理和保护,依靠师徒口耳相传的松阳高腔已经有了经典唱段汇编书籍,去年还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暖场舞台上精彩亮相。回荡在千年古街上的高腔,如今,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松阳明清古街,不仅有听高腔的非遗馆,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业态,比如茶馆、草药铺、打铁店、棕板店、制秤坊等等,行走在不到2公里的古街上,仿佛置身于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中,是一种难得的奇妙体验。

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也让古街上2000多居民生活更舒适。从2014年开始,古街经历了6期修复,大到一幢古建、一间古铺,小到一垛夯土墙、一根柱子,每一处遗存修旧如旧、活化保护。名叫"元朴"的民宿,是一座有着200余年历史的清代祠堂,虽然被赋予了新功能,但祠堂的主体结构和风貌没有丝毫改变,当地组织了30多个传统工匠,手工修缮,新增加的结构,一旦拆除,不会对原有的建筑造成任何影响。

十年来,松阳明清古街修复建筑面积超过了1万平方米,修缮民居达到了100多幢。陆续引入的民宿、茶馆、艺术工坊等多元文化业态,正不断激活老街巷蓬勃的生命力,也让这条千年古街,在时光的雕刻中,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韵味。

"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浙江龙泉西街,起源于唐代,古时被称为"瓷街",由此可见,西街的兴盛与传承千年的龙泉青瓷息息相关。这条古街,沉淀着龙泉的文化古韵,也见证着源远流长的地域文明。如今,活跃在龙泉西街上,年轻的青瓷技艺传承人,用巧思点亮传统将"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龙泉青瓷带向更广阔的未来。

让基南着迷的龙泉青瓷,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也是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西街,见证着青瓷出海的荣光,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以瓷为业的手工艺人。今年刚满21岁的金宏杨,从小玩着窑土长大,祖辈们对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坚守和执着,烙印在小金的童年时光里。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金宏杨:采陶土、揉泥、拉坯、刻花,从这42道工序里面,我深刻感受到了"瓷"的魅力。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金宏杨:把青瓷传统技艺和越窑、汝窑等其他瓷类相互融合,把青瓷非遗文化和黄杨木雕等,其他非遗文化相互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青瓷文化的魅力,去感受非遗之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支撑着我们创作的原动力,未来也能够更加的激发我们去对创作的坚守和创新,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好的产品去带给喜欢它的人们。

千年技艺,薪火相传,在龙泉西街续写新的传奇。如今,在龙泉,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金宏杨一样,在传承中创新,让青瓷之美隽永绽放。

浙江省龙泉市文物保护中心综合科副科长 沈子珍:《诗经》上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而我们龙泉青瓷的釉色是温润如玉,极其符合君子的一个特质。我觉得龙泉青瓷它不光是在物质上面非常的精致。同时它也体现了我们精益求精的匠工精神,在传承中创新,也是在创新中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