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想法-标题-内容” 写作法,大师都在用的写作规律与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想法-标题-内容” 写作法,大师都在用的写作规律与技巧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4/22/78588364_1141172122.shtml

“想法-标题-内容” 写作法

想法是明灯,标题是眼睛,内容是血肉。想法是舵;标题是帆;内容是船身。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不是没有才思枯竭的时候,不是没有写作困难的时候,而是有写作追求和抱负。但就“想法-标题-内容”写作法,他们尽可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写文章如此,写一本书也是如此。今日,以此为题,仅供参考。

一、想法篇

1.想法为基,思想升华

想法,作为文章的核心驱动,需具备深远的立意。 创作者应站在时代与人性的高度,挖掘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主题。例如,当思考“科技与生活”这一主题时,不应仅停留在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而应深入探讨科技对人类价值观、社会结构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如“在科技的浪潮汹涌澎湃之下,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是否也在逐渐失去一些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比如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温度,对自然万物细腻感知的能力?”这种想法突破了表面现象,上升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创作者要以深刻的洞察力,在平凡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思想,使文章的想法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瞬间火花,创意源泉

灵感常常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善于捕捉灵感是形成独特想法的关键。 生活中的点滴瞬间都可能成为灵感的触发点。比如,在街头看到一位孤独的老人坐在长椅上,眼神中透着岁月的沧桑与对往昔的回忆。这一场景可能引发关于“生命的黄昏与人生的意义”的灵感。创作者要迅速将这一画面在脑海中定格,展开联想与思考:“这位老人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孤独是个体的境遇还是反映社会对老年人关怀的缺失?在生命的尽头,人们真正的慰藉来自何处?”正如柏拉图所说:“灵感是在灵魂中积累起来的东西。”要做灵感的追逐者,将这些瞬间的灵魂触动转化为文章的创意源泉。

3.全面审视,立体呈现

对于一个想法,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能使其更加丰富立体。 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例,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从现实的角度看,它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被遗忘、被曲解的危机;从未来的角度看,传承传统文化是构建民族身份认同、走向世界文化舞台的基石。“传统文化犹如一颗古老而珍贵的大树,历史的风雨使其根基深厚,然而现实的风沙却可能使其枝叶凋零,只有用心呵护,才能让它在未来的时光里继续繁茂生长,为人类文明的森林增添独特的风景。”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多角思考让文章的想法避免片面性,呈现出全面而深邃的内涵。

二、标题篇

1.标题吸睛,先声夺人

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吸引读者的第一道关卡。 一个好的标题可以采用悬念式,如“消失的宝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秘密?”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其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或者运用夸张手法,“惊!一颗小行星的撞击,险些改写地球命运”,以强烈的情感冲击抓住读者的眼球。亦可以巧妙地引用诗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生活的现代追寻”,增添文化底蕴与艺术美感。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标题则是打开书籍的钥匙。”

2.标题概括,核心凸显

标题要能够精准地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 如果文章是关于“奋斗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标题可以是“奋斗:现代社会的成功密码”,直接点明主题,使读者一眼就能了解文章的大致方向。再如,对于讲述“一位乡村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的故事”,标题“乡村烛光:一位教师的坚守”,用形象的比喻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片言可以明百意”,一个精炼而准确的标题能够让文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3.标题象征,内涵深藏

借助象征手法创作标题,能为文章增添深邃的内涵。 比如“红梅傲雪: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红梅在雪中绽放的形象,象征着在艰难环境里顽强抗争的精神品质。“诗有六义,其二曰赋,其三曰比,其四曰兴。”象征手法的运用如同“比”与“兴”,使标题富有诗意与哲理。

三、内容篇

1.素材丰富,有血有肉

内容的充实需要丰富的素材支撑。 在创作关于“历史名城的变迁”时,要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考古发现、民间传说以及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描写等素材。例如描写西安,从秦砖汉瓦到唐宫明墙,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起点到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这座古老的城市,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兵马俑的威武、古城墙的巍峨、大雁塔的庄严,都是书中精彩的篇章,而现代西安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则续写着新的传奇。”只有素材丰富详实,内容才能饱满生动,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在收集素材时也要多问多探,挖掘更多可用素材。

2.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内容的组织要有条理,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 在写“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旅行的出发前准备、旅途中的见闻、遇到的人和事,到旅行结束后的感悟依次叙述。或者按照空间顺序,如描写一座园林,从入园的大门开始,依次介绍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的布局与特色。“言之有序,辞之有章。”严谨的逻辑顺序能让读者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内容情感:真情流露,打动人心

注入真挚的情感能让内容鲜活起来。 在写“母亲的爱”时,“深夜里,母亲那轻轻掖被角的动作,那为我操劳而日渐粗糙的双手,那在我遇到挫折时充满关切与鼓励的眼神,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海洋,那是一种无私到可以奉献一切,包容一切的伟大情感。”真情实感能跨越文字的障碍,直抵读者内心深处,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四、写作篇

1.情境交融,景情相谐

在内容创作中,将情境交融能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比如描写江南水乡,“细雨如丝,古老的青石板路在雨雾中泛着幽光,河面上小船悠悠划过,船夫的船歌在水巷中回荡,岸边的垂柳依依,似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柔情。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心中的浮躁与烦恼渐渐消散,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宁静与惬意。”将江南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完美融合,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

2.细节雕琢,生动传神

注重细节描写能使内容更加生动。 在描写人物时,“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那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上,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仿佛在与手中的工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通过对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等细节的雕琢,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读者如见其人。

3.修辞增色,文采斐然

巧妙运用修辞能为内容增添文采。 比如在写“春天的美景”时,“春天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她所到之处,花朵争奇斗艳,像是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选美比赛;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宛如绿色的丝绦在风中翩翩起舞;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是在为春天的到来奏响赞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春天的形象更加鲜活,文字更具感染力。“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恰当的修辞能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达到更好的效果。

4.对话运用,互动增强

在内容里合理运用对话能让文章更加鲜活。 在写“校园故事”时,“'你怎么又迟到了?’老师皱着眉头问道。'老师,我在路上遇到一只受伤的小猫,我把它送到宠物医院了。’小明一脸委屈地解释道。”对话的加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节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5.联想拓展,丰富内涵

通过联想拓展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当描写“月光”时,“月光洒在大地,宛如一层银色的纱衣。这月光,是否也曾照见过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孤独,照见过苏轼思念亲人的惆怅,照见过无数游子在天涯海角的思乡之苦?”从眼前的月光联想到历史上诗人笔下的月光,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与情感维度。

6.对比凸显,鲜明深刻

运用对比手法能使内容更加鲜明深刻。 在写“城市与乡村”时,“城市是繁华的代名词,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而乡村则是宁静的画卷,青山绿水环绕,田园风光旖旎,人们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特点更加突出,也引发读者对现代生活不同模式的思考。

7.引用添彩,文化厚重

在内容中引用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等能增添文化底蕴。 在写“友情的珍贵”时,“正如王勃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时空的距离。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情,更是成为千古佳话,向人们诉说着友情的至高境界。”引用经典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与文化厚重感。

8.结尾点题,余韵悠长

结尾处点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突出。 在写“坚持就是胜利”的文章时,结尾“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们秉持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就一定能跨越重重障碍,抵达成功的彼岸。”简洁而有力地重申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文章余韵悠长。

9.结尾升华,思想拔高

结尾升华主题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境界。 在写“保护环境”的文章时,“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这一代的生存与幸福,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是为了人类文明在这颗蓝色星球上能够永续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对大自然、对未来的敬畏与担当。”将主题从单纯的环境保护上升到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高度,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注意事项

其一, 想法要新颖独特且具有现实意义,避免陈词滥调,要能反映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需求。

其二, 标题要与内容紧密契合,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或文不对题。

其三, 内容要真实可靠,无论是描写还是论述,都要有事实依据,不能虚构浮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