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改革:政策解读与市场影响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改革:政策解读与市场影响分析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16/doc-inekrvxh5252682.shtml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上网电价将全面实现市场化。这一政策调整不仅解决了固定电价存在的问题,还通过建立差价结算机制等措施,为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策要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解决固定电价存在的问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该通知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以下主要改革措施:

  1.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2. 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并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
  3.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进行差价结算,以保障新能源企业的合理收益。
  4. 改革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实施分类施策,确保行业平稳过渡。同时加强组织落实,强化政策协同,做好跟踪评估,以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效果

此政策有助于稳定企业预期,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对电力行业具有积极意义,将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券商观点

政策核心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
  • 差价结算机制:建立差价结算机制,稳定新能源收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 新老项目分类施策: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确保平稳过渡和市场化发展。

积极影响

  • 市场化机制:这标志着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突破,可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动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稳定收益:差价结算机制有效缓冲新能源收益波动,稳定企业盈利预期,保障新能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协同发展:引导新能源与调节性电源协同发展,有助于存量项目平稳运营,并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新增项目的机制电价。

潜在风险

  • 政策执行:政策推行过程中可能面临阻力,影响预期效果。
  • 风光资源:风光资源波动可能影响新能源发电量,进而影响收益。
  • 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影响电力需求,进而影响新能源发展。

建议关注

  • 共同推荐:全国性新能源发电龙头,如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
  • A证券:地方性优质海风企业,如福能股份、中闽能源等。
  • B证券:绿电运营和功率及负荷预测、电网智能化相关公司。
  • C证券:建议关注全国性新能源发电龙头企业和地方性优质海风企业,优质风电运营企业。除以上提到的公司外,还有新天绿能。
  • D证券:行业进入磨底迎改善阶段的绿电赛道,建议关注新天绿能。建议关注新能源功率预测及市场交易软件龙头厂商,国能日新。同时可以关注国内大储环节经济性改善。
  • E证券:地方性优质海风企业(如福能股份、中闽能源),认为这些企业将受益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带来的发展机遇。

差异化观点

  • A证券:强调政策自上而下明确新能源全面入市,并统一明确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新能源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 B证券:强调差价结算机制相当于为新能源参与市场后的收益“上保险”,对绿电项目收益率有兜底保障作用。
  • C证券:认为风电日内出力与需求曲线更为匹配,预计全面入市后盈利影响更小。同时东部地区电力消纳格局更优,东部海风盈利稳定性无虞。
  • D证券:认为政策有望以真实市场价格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同时,建立差价结算机制,补偿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实行“新老划断”,在引导电站优化运维、交易能力的前提下帮助新能源入市后获得合理回报,增强中长期盈利的可预见性,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E证券:更侧重于分析差价结算机制如何稳定项目盈利预期,以及新老项目分类施策的具体内容,并强调了市场化机制的双重作用。

相关公司信息

三峡能源

  • 发电量大幅增长:全年累计总发电量719.52亿千瓦时,总发电量同比增长30.4%,风电、海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15.96%、25.16%。和65.44%。
  • 海上风电领跑:在建项目规模庞大,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11月末,公司在建项目规模约20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比例约为1:2:7。一直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不断提升全链条核心能力,以保持规模化发展优势。
  • 项目结构优化:在建项目以光伏为主,风电和海上风电占比逐渐提升。
  • 积极降本增效: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31%,主要原因是平价电量增加、电价下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余额增长等因素。面对净利润下降,正采取措施降本增效,以应对平价项目规模增长所带来的收益摊薄。

浙江新能

  • 业务增长强劲: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总发电量均实现显著增长,分别为27.62%和30.40%。
  • 海上风电优势明显:海上风电项目装机规模大,分布在风能资源丰富、市场消纳能力强的地区。
  • 光伏业务稳定发展:装机量持续增长,但受平价项目占比增加影响,营收增速放缓。
  • 积极回报股东:逐年提高现金分红比例,2024年增加了一次中期分红。
  • 补贴项目占比高:约42%的项目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
  • 积极探索储能:部分新建项目配置储能设施,并探索储能设施利用方式。
  • 应对电价变化:动态跟踪市场规则,调整交易策略,并调整项目开发侧重点。

龙源电力

  • 发电量下降:2024年12月和全年累计发电量均同比下降,主要受风电项目所在区域风速下降和火电控股装机减少影响。
  • 风电业务有所下降:风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99%,主要由于风速下降。
  • 光伏业务增长: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8.19%。
  • 火电业务退出:本月未产生火电发电量,不再拥有火电控股装机。
  • 项目区域分布广泛:风电项目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以及海外市场。
  • 收购项目完成交割:多个风力发电公司已于2024年11月完成交割,纳入合并报表。

中绿电

  • 业绩预告:中绿电预计2024年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790.69万元至105,873.93万元,同比增长4.17%至15.13%。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新增项目并网投运,发电量增加,以及持续开展提质增效工作。风电发电量同比下降9.00%,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加200.90%。
  • 发电量完成情况:中绿电2024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08.7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93%。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70.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00%;光伏完成发电量36.9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0.90%。

新天绿能

  • 发电量增长:2025年1月总发电量同比增长0.39%,但整体增速较慢。
  • 风电业务:风电发电量同比下降0.44%,整体表现不佳,但河北、山西、新疆等地区表现较好。
  • 太阳能业务: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05.11%,增长显著,显示出公司在该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 燃气业务:输售气量同比减少29.96%,主要受批发、零售和CNG、LNG业务下降影响,燃气业务发展面临挑战。

节能风电

  • 发电量增长:2024年第四季度总发电量同比增长0.28%,整体增速较慢。
  • 陆上风电:陆上风电发电量同比下降0.75%,主要受河北、新疆等地区限电影响,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 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7.03%,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 项目储备:公司在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为104.05万千瓦,可预见筹建项目装机容量合计达194万千瓦,项目储备充足,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中闽能源

  • 2024年度发电量完成情况:中闽能源2024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00,800.41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47%。其中,福建省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18%,黑龙江省风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4.59%,生物质发电量同比下降64.97%,新疆哈密光伏发电量同比下降9.71%。
  • 平海湾三期资产注入:由于补贴核查结果尚未确定,项目注入存在不确定性,待核查结果确认后将启动注入程序。
  • 永泰抽蓄资产注入:目前处于启动和初步筹划阶段,具体收购方式、交易金额及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 汇流站项目:预计2025年开工建设,2027年建成并具备统一送出条件。
  • 公司推进项目:中长乐B区(调整)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长乐外海I区(南)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参股)、长乐海域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已完成核准。
  • 大股东后续项目注入:闽投海电、闽投电力、闽投抽水蓄能、宁德闽投、霞浦闽东等实体项目稳定投产并盈利后,将与上市公司协商注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