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成拳学第二部:站桩功的起源、发展与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成拳学第二部:站桩功的起源、发展与实践

引用
1
来源
1.
http://m.wushupeixunban.com/spandachengquanxuedi2buspan_192353.html

大成拳学第二部详细介绍了站桩功的起源、发展、理论和实践方法。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渊源、科学原理、实践技巧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家父王芳斋所创拳学是经过数十年研修、发 展逐渐形成的。家父总结、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 各派之精华,悉心体认、长期实践而使其系统化、 实用化,简便易行,成为养练用合一的养生功和 技击术,在练用中有出功快、效果佳的特点,其 功法和理论来源于传统又适合于现代。其基础功 法站桩功更是习练武术养生、技击的重点,习练 者应千万重视,基础功没练到家不可过早追求习 练深层功法,否则事倍功半,很难求得拳中真味。 本人随家父习拳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家父数十年来对站桩、试力等基础功法非常 重视,因为拳学功法的发展也是由低到高,在长 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验证,多年进化形成的。 20年代家父写有《意拳正轨》,又经过20年的发 展后,于40年代家父写有《大成拳论》,在这两 个重点论著中,均对站桩功法和基础功有具体论 述。拳术的习练者应首重养生,养生求得功效才 可练技击。其理论和功法内容,来源于中国武术 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古代传统功法理论,又符合现 代人体生命科学的原理原则,所以功效显著,与 一些封建、迷信、不科学的东西有本质上的区别。
家父王梦斋所创拳学的基础功法,为站桩功 (即养生桩功法),是一种武术锻炼养生、保健的 运动形式,又是一种符合医学原理,有一定治疗 功效的运动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通过 外界因素来达到健身、强体、保健的治病的效果, 而是通过武术功法锻炼人体本身的身体素质,来 调节大脑神经、体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充分 发挥人类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进行调节、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来预防或战胜疾病的。 它有简便、低廉、不用费力、花钱少的特点,在 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武术健身强体的锻 炼功效,所以说身体的健康是锻炼出来的。身体 练的康健,精神调节的好自然无病、抗疾、身心 愉快。养生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术养生功法, 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积累经验的 结晶。作为一种保健、养生的武术功法,留传于 世,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刻意》中就有: “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彭祖寿者之 所好也。”《黄帝内经》则认为:“提挚天地,把握 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 蔽天地。”可见当时已形成健身、延寿的专门之 学。当时把腹式呼吸运动称为“吐故纳新”,而将 躯体运动归结为模仿动物的形象和姿态,这已经 孕育着以后的站桩功的内容外形。汉魏之际著名 的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人的前代有关健身锻炼的理 论和实战,归纳定名为“五禽戏”即虎、鹿、熊、 猿、鸟等仿生动作,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模仿动物 动作形成人类锻炼身体的功法特点,对后来的医 疗保健和武术健身,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叙述 健身理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通,病不得 生,比如户枢,终不朽也。”“为熊经鹏硕,引挽 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具有朴素的唯物辩 证法的色彩。1973年西汉马王堆三号古墓出土的 一份西汉初年的古画上,从不同形态的44个人物 形态上看,汉代的健身法与后来的站桩功有着不 少共同之处。当然,这种方法除用于保健和治疗 外,也被一些神学家和方土利用,给它披上神学 的色彩和迷信的外衣,作玄学的解释,这是不正
确的发展倾向!针对这种倾向,东汉学者王充对 于道家长生不死的荒谬观点作了批判。另据文献 记载汉时曹操很重视养生功法的研究,曾和养生 家皇甫隆对锻炼强身作过专门探讨。
魏晋隋唐以后,有关中国古代健身强体的专 著很多,名目日渐繁多,象葛洪的《抱朴子》一 书中就记有龙、虎、龟、燕、蛇鸟、猿、兔等人 类仿生锻炼身体的众多名目。隋朝医官巢元方等 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也辑录了以锻炼方法健 体强身等等养生方法专著,对近300年的中国古 代锻炼身体的形式作了详细说明。在漫长的流传 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众多不同的武术锻炼养生保 健流派。养生桩,即其中之一。千百年来,站桩 功多流传于中国武术界的功法当中,普遍被作为 习拳的基本功来看待,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它在医 疗、保健、延寿中的显著作用,加之它是口传身 教,流传不广,到清代所传之人已廖廖无几。目 前有据可循的为清代的戴龙邦先生传李洛能先生, 李先生传河北深县郭云深先生。郭老收徒不多, 因家父王梦斋与郭老是同乡亲戚,家父拜郭云深 先生为师学形意拳,师徒关系至深,亲如父子, 故郭老将站桩功、养生、健身的武术功法及其中 奥妙,□授身传于他。
先父王梦斋1886年10月27日生于河北深 县,1963年7月12日病故于天津,享年78岁。 他在接受了郭云深老师的亲传后刻苦研求,以毕 生精力致力于站桩功的理论研究和养生保健实践, 钻研古籍,寻师访友,在养生一道中吸取各家理 法之长,改革创新,数十年如一日苦心参究,最 后总结而成站桩功二十四式,形成养生桩功法 (即站桩功)的完整系统。解放后他先后任北京中 医研究院、保定中医研究院的“站桩功疗法”顾 问,为新中国的养生保健、医疗事业作了诸多贡 献。
本人自幼随先父王芳斋习拳,专攻站桩功, 在40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1960年经国家 体委鉴定后,曾先后在海军医院、华侨委员会、 保定中医研究院、北京市体委的站桩功辅导站北 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古太庙,1947年家父王梦斋 创立“中国拳学会”的旧址)教多年的站桩功, 于1985年我去外埠教拳,由王选杰的大弟子和振 威继续在文化宫内原址教大成拳。多年来接受站 桩功锻炼,从中受益者不计其数,得到党和国家 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自1963年以来《健康 报》、《体育报》及国家体委内部刊物,先后专题 对此予以报道。而国际上,近年来对站桩功的研 究和实践亦有很大发展,日本人泽井健一先生, 数十年前曾随先父王多斋习拳,回国后不仅将站 桩功传授给日本人,而且传授给外国人,取得了 显著成效。1976年日本出版了他的《实战中国拳 法——太气拳》,将站桩功作为习拳的基本功训练 专论介绍。美国近年来研究的“生物回授”疗法, 主持人即是从日本人学习中国王芳斋拳学站桩功 的学者。
总之,养生桩是祖国体育、健身、医疗运动 方面的一部分珍贵遗产。研究和总结养生桩功法 推陈出新,古为中用。以发扬我国武术健身运动 的传统,在今天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养 生桩(站桩功)的推广和研究,一定会为人类健 康、为祖国的武术和现代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 献。
站桩功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武术养生运动 形式。这种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不同,站桩是把 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运动。站桩前先选个适宜 的场地,空气新鲜、安静的地方、站桩前要排除 大小便,衣扣、腰带和鞋带要解松,摘掉手表, 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 .精神集中:也就是思想达到凝神定意,扫 除万虑,默对长空,松静闭目或目光远望,还可 目注山、云和远方物体。
2 .周身放松:中枢神经、四肢百骸、大小关 节及五脏六腑各个器官尽可能放松。做到虚灵挺 拔,以自然舒适为主。
3 .呼吸自然:呼吸不要人为地造作,不要憋 气,气不可提,也不要故意沉,要求做到匀静自 然,和平常生活中一样。
站桩以站式为主。常用举手式、撑抱式和浮 托式。站时要求下肢部分要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膝关节微微弯曲,大腿靛胯,似坐高凳,身体 重量落在脚掌上。足部要两足平放与肩同宽。
站桩是静止不动,而体内各个生理系统皆动。 因为四肢已做到有角度弯曲、静态的运动量增大 了,所以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 才是生生不已的动。站桩既养心神,又能锻炼形 骸,使心肾相交,阴阳互根。锻炼时间长了,自 然会感到呼吸转慢深细均匀,这时会感到身心极 为舒畅,全身微有出汗,发热,精神焕发,血液 循环加快,气血通畅,各个器官功能增强,改善 生理,会出现打嗝或下肢沉重,以上反应均属正 常,数日后会渐渐减弱逐渐消失。站桩时能使大 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植物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 息,肢体同时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 陈代谢,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生理功 能,起到保健、强身和一定的医疗作用。
而习武术之人在站桩功法达到一定水平后, 还应练下一部功夫,要想增长功夫,必须练习试 力,才能达到动静相兼,效果方能显著。慢动功 是试力的动作,应是外动内静,全身放松,用意 不用力,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应以感到舒适得力为 原则,同时精神贯注身体各部达到松形和协调, 意紧、形松方可增加训练效果,而用力则反没有 增加力的希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停 则神断。练功时求无力增长力,有形则破体,无 形则神聚。应保持身体均整。技击桩应站成丁八 步,双手一前一后(双手相对亦可),意念中应双 手上提、后拉、前推、下按、左右分合,如按弹 簧,似有压缩起伏之意感,按各功式要求缓慢动 作反复试练,不要用拙力,时间长了,无形中则 可逐渐增加二争力和整体力的功力。同时也可练 步法。
练摩擦步后亦可练三角步、平行步等步法, 实际是双脚操作,两手抬起,指尖向前,身体带 动前腿,后腿跟随前进而行,意念脚腕似拉一粗 绳,整体带动前行。膝盖要有提踢扒缩之意。久 练久熟,可以给技击打下基础,日后方可练推手、 断手诸功。但一定要循序渐进,功法内容必需正 确,还应有名师指教,更应在武德、学识上综合 坚求加强体认,方可步入拳学的高深水准。
今将本人上述文稿,赠予和振威在其编著的 《大成拳学》(第二部)一书中发表,以对该书的 支持和对家父王梦斋所创拳学中“站桩功”的介 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