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代十国的“打工皇帝”:冯道的传奇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代十国的“打工皇帝”:冯道的传奇人生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0489878_121249635

在五代十国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有一位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就是冯道,一位跨越四个朝代、历经十一位皇帝的"不倒翁"宰相。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不认前朝人。”每当新皇登基,为巩固皇权,势必会重用亲信,构建新的政治格局。如同“一个萝卜一个坑”,新班底的建立意味着朝中旧臣需调整位置,有的退居二线,有的则遭罢免。能跨越两朝仍受重用者已属难得,至于三朝、四朝元老,更是凤毛麟角。

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非凡人物,其仕途之传奇令人叹为观止。他一生为官,横跨四个朝代,历经十余次皇权更迭,却始终屹立不倒,深受重用,堪称“史上最牛打工人”。这位官场上的“常青树”,便是冯道。

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籍贯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州市)。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上书写传奇,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冯道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彼时唐朝已步入风雨飘摇之境,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唐朝宣告终结,历史翻开了五代十国的新篇章。这一时代,如其名所示,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在短短五十年间,英雄豪杰如走马灯般轮番登场,皇位更迭更是频繁,多达十几位皇帝先后主政。这便是冯道官场生涯所处的客观环境。

然而,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如冯道般生前显赫、死后哀荣的,却仅此一人。这背后,离不开他个人的智慧与谋略。

唐朝覆灭之际,年仅25岁的冯道在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麾下任职。彼时,藩镇割据,战乱频仍。冯道在一次军事策划中力劝刘守光未果,反遭囚禁。刘守光败亡后,冯道趁机脱狱,奔赴太原,归顺于晋王李存勖。

李存勖慧眼识才,委以冯道掌书记之职,颇为倚重。随着李存勖建立后唐,冯道仕途顺畅,相继担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高官。

及至李存勖驾崩,李嗣源即位,是为唐明宗。鉴于冯道学识渊博且擅长察言观色,他再次获得重用,直至升任宰相之职。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起兵反叛,攻克洛阳,后唐愍帝仓皇出逃。冯道率百官开门迎降,李从珂登基后,念及冯道拥立之功,赐封司空,继续予以重用。

然而,李从珂与石敬瑭素有不和,后者为夺帝位,不惜向契丹借兵灭唐自立。石敬瑭同样器重冯道,任命他为宰相,并册封为鲁国公,掌管国政。

后晋终被契丹所灭,冯道面见契丹君主耶律德光,力陈保护百姓、减少杀戮之议。鉴于旧日交情,耶律德光采纳其言,并对冯道委以重任。

耶律德光北归途中,令冯道等后晋降臣随行,不料在杀胡林遭遇变乱,耶律德光逝世,冯道因此被滞留镇州。

随后,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他派遣军队收复镇州,冯道于是归顺后汉刘知远,并被任命为太师。

刘知远驾崩后,汉隐帝即位,各节度使趁机发动叛乱。汉隐帝派遣大将郭威领兵平叛,郭威与冯道交情匪浅,出征前还向冯道请教策略,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

然而,汉隐帝企图集权的行为却意外激怒了郭威,郭威率军攻入汴梁,建立后周,冯道再次受到重用,被郭威拜为太师兼中书令。

周太祖去世后,柴荣即位,即周世宗,他对冯道同样敬重有加,赋予重任。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七十三岁的冯道因病离世。周世宗追赠他为尚书令,追封为瀛王,赐谥号文懿,并为他停朝三日以示哀悼。

冯道一生历经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五朝,先后辅佐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辽太宗、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一位皇帝,且均受到重用。

铁打的宰相冯道,面对流水般的皇帝更迭,在乱世中屹立不倒,实属奇迹,难怪现代网友戏称他为“打工皇帝”。

冯道在官场中游刃有余,这得益于他高超的为人处世智慧。

早年,他与李存勖并肩作战,与士卒同甘共苦;胜利后,面对赠予的美女,他虽无奈接受,却以礼相待,并尽力帮助对方寻找家人。

冯道慷慨大方,不仅将俸禄分给随从、仆人,还常用于赈济灾民。在饥荒肆虐之时,他亲自下田劳作,倾囊相助,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面对契丹的侵扰,他更是挺身而出,坚决制止。

冯道性情宽厚,雅量高致,被誉为“仁者之心、君子之风”。其父去世时,他婉拒了皇帝的大肆操办,选择徒步归乡,对家乡官员的吊唁礼品也一概谢绝。

为官期间,他勇于直言皇帝的过失,虽因此多次遭贬,但初心不改。他身处高位,却能礼贤下士,爱民如子,引荐并任用了许多有才华的寒门子弟,有效遏制了朝廷的不良风气,为百姓谋得了诸多福祉。

五代十国时期,礼乐崩坏,秩序混乱,这样的现实环境让他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极其“现实”的一面,即他口中的“务实”。例如,当李从珂起兵造反,皇帝逃遁之际,他迅速洞察时局,果断带领百官准备迎接新皇,尽管有人劝他不要轻率行事,他却坚持“事当务实”。

此外,后晋石敬瑭对冯道极为信赖,临终前甚至将辅佐幼子的重任托付于他。然而,冯道并未盲目遵从遗命,反而在石敬瑭逝世后,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改拥立石崇贵为帝,此举不仅使他获得了新帝的信任与重用,还被封为太尉,进爵燕国公。

冯道之所以能在五代乱世中屹立不倒,关键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既能在必要时展现出小人的机敏,又不失君子的气节,懂得灵活变通与务实。因此,他能在武力至上的时代和动荡不安的官场中,持续担任高官要职,并最终得以善终。

他去世后,百姓甚至自发为他立碑建庙,足见冯道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能力在当时得到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认可。

然而,传统士大夫崇尚“忠臣不事二主”的原则,冯道却历仕多位君主,这一行为使得他在后世饱受非议。欧阳修曾评价他为“无廉耻者”,司马光亦指其为“奸臣之最”。

那么,对于冯道此人,其忠奸如何界定?你又将如何评判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