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族必读:科学应对熬夜,守护身体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熬夜族必读:科学应对熬夜,守护身体健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stock/med/2024-04-09/detail-inarezea2448549.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熬夜似乎越来越成为当下年轻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从追剧、游戏到刷短视频,许多年轻人在夜晚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然而,熬夜真的只是简单的"熬个夜"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熬夜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以及如何科学应对。
图片来源于千图网
熬夜的定义
到底几点睡才算熬夜?大部分人认为23点以后睡就算熬夜了。事实上,23点不是绝对红线。熬夜一般是指睡得不规律,睡得不够。通常个人所需睡眠时间在4~10个小时不等。以需要8小时才能睡够的人为例:
- 假如总是凌晨2点睡,每天早上7点必须起床,睡眠被剥夺,算熬夜;
- 同样总是凌晨2点睡,但你有条件保持上午10点才起床,且白天不犯困,这属于睡眠时相延迟,不算熬夜。
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夜猫子,或者实际情况不允许晚起,那还是建议当晚23点之前入睡比较好。
熬夜的危害
长期熬夜会破坏身体的"生物钟",导致睡眠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睡眠剥夺症状",从而增加危害健康的风险和患病机率。
- 急性睡眠剥夺: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注意力下降、烦躁等;
- 长期睡眠剥夺: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失调,增加消化道疾病、肥胖、心脑血管病、痴呆、免疫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心理疾病、猝死等。
熬夜后的补救措施
长期熬夜,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身体影响,这个健康债可能一辈子都还不起。偶尔熬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整回来:
- 在午睡时间补觉,0.5~1.5小时即可,其他时间不宜补觉,熬夜第二天晚上早些睡觉;
- 多吃种类丰富的水果、蔬菜和白开水,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对于上夜班的朋友:
- 白天补休时,尽量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保证褪黑素的正常分泌;
- 尽量拉长倒班的周期,降低轮班频率,让自己的生物钟不会频繁处于调整适应的状态。
对于熬夜上瘾的晚睡强迫症朋友:
- 关掉WIFI!拔掉网线!拿走手机!
不得不熬夜时的科学指南
- 熬夜期间多喝水,避免久坐。熬夜加上久坐很容易形成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多饮水,适时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 熬夜后尽量不开车。睡眠剥夺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和烦躁,容易引发路怒症和交通事故。
- 熬夜后注意饮食。熬夜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容易发生溃疡及浅表性胃炎。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汤等非油炸食物。
- 不要剧烈运动。熬夜后身体机能下降,剧烈运动会出现晕厥、心律失常等意外。
- 不建议过多补觉。补觉要适度,补觉时间过长会引发第二天失眠。可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舒缓情绪和加速血液中废物的代谢。
结语
不熬夜,已经成了当下生活最难的自律。爱护自己的身体,自律生活。能好好睡觉的年轻人都是潜力股!记得转给你身边爱熬夜的朋友。
参考文献:
[1] 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
[2] 睡眠障碍透支生命[J].科学24小时,2009
[3] 白天可以补觉吗 专家支招破解"睡眠障碍" [J].中国航班,2021
热门推荐
小龙虾季又来了!但你知道背后的环保挑战和食品安全隐患吗
小龙虾季又来了!但你知道背后的环保挑战和食品安全隐患吗
膀胱癌手术后如何饮食?专家给出专业指导
戚家军的悲壮末路:英雄的陨落与一个时代的结束
中餐厅栏目策划如何提升顾客体验?
专家解答:鸡蛋和豆浆可以一起食用
不能和鸡蛋一起吃的食物?提醒大家注意,别不当回事
为啥手动挡提速要比自动挡快,但是现实却相反?老司机这样说
东北王“张作霖”的惨死经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他经历了什么
粥的热量:特点、影响因素及饮用注意事项
M1芯片的iPad Pro和MacBook Air 学生该如何选择?
遭遇虚假诉讼怎么办?四大应对措施详解
提升社区活跃度的五大实用技能
花青素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630kW电机参数详解: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
打印机复印怎么操作?一文详解打印机复印操作步骤
现货黄金投资策略:如何制定有效的交易规划
如何分析现货黄金的市场行情?怎样从行情中寻找投资机会?
十二星座性格特点全解析
如何管理客户软件下载
房贷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
房贷还不起有什么后果?一文详解房贷逾期风险与应对方案
冰点还原软件的安装过程复杂吗?安装冰点还原软件需要哪些系统要求?
2025年春节贴春联指南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成都拼出新高度
如何降低汽车油耗以节省开支?这种油耗管理方法有哪些实际效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赏析:悲凉意境与情感表达
北周宇文家族的兴衰与传承
DC细胞:免疫防线的“侦察兵”
数据监控助力企业优化物流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