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中的音乐密码: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隐藏的赞美诗
名画中的音乐密码: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隐藏的赞美诗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隐藏着令人惊叹的音乐密码。意大利音乐家Giovanni Maria Pala在2007年发现,画中人物的手势和桌上的面包位置竟然暗藏着一段40秒的赞美诗旋律。这一发现为这幅世界名画增添了新的神秘色彩。
达芬奇的杰作《最后的晚餐》,是一幅描绘了基督教的耶稣和十二位门徒(十二使徒)在逾越节夜晚一起享用最后一次晚餐情形的壁画。耶稣不但多次行神迹,更简明易懂地教导如何进入神的国度,因此博得广大群众的欢迎。不过也因为如此,引起了犹太社会的权威——犹太教的祭司和律法师的反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过逾越节而进入耶路撒冷城的耶稣虽预见自己将被敌对者钉上十字架,仍和门徒一起吃饭。
席间耶稣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令门徒大吃一惊。达芬奇的作品描写了听到这句话后,惊讶、慌张、惊慌失措而议论纷纷的门徒,每个人丰富的表情、姿态至今都栩栩如生,看得出来是完美主义者达芬奇自行解释各位门徒的个性并进行绘制,堪称为其深思熟虑的结果。
此外,达芬奇在这幅《最后的晚餐》中使用大胆又崭新的构图,也得到很高的评价。以《最后的晚餐》为主题的作品,其构图通常是将门徒排成一排,只有犹大坐在桌子的另一边,这已经变成固定形式。而在达芬奇的这幅画中,犹大是画面左边数来第五位,和其他门徒处于相同的地位。除此之外,达芬奇将耶稣放在正中央,十二位门徒则三人一组,左右对称地配置。通过这样的安排,不但使画面和谐,也成功地表现了门徒之间冲击扩散的情形。
美中不足的是达芬奇采用的画法在保存上造成问题。通常描绘壁画时会使用湿壁画的技法,在半干的灰泥上上色,但颜料固定以后就无法修正,达芬奇不喜欢这一点,所以采用了画在木板上的蛋彩技法。可惜这项技法不适用于保存,完成以后没多久颜料就开始剥落。
之后经过不断修复、加工,结果原作几乎都看不见了,到了现代,运用现今所有的最新技术修复,终于在二十世纪末恢复了当时的原貌。修复工序结束时,突然掀起一阵寻找画中隐藏暗号的热潮。
近几年的讨论焦点是耶稣左边的人物不是十二使徒中的约翰,而是跟随耶稣的女门徒抹大拉的玛丽亚。在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更推理指出耶稣和她结婚。
画中隐藏的赞美诗
到了2007年,意大利音乐家乔万尼·马利亚·帕拉(Giovanni Maria Pala)发表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画面上隐藏了音符般的秘密暗号。由于达芬奇本身也是一位音乐家,过去就有人推测这幅画可能暗藏了乐谱的暗号。
帕拉使用电脑,在恢复原貌的画面上叠上五线谱,结果令人惊讶地浮现了乐谱。这些音符位于画中人物的手势和桌上的面包位置,从右往左解读,竟然能演奏出约40秒的“赞美诗”旋律。
帕拉评价自己发现的这段短短的旋律是“强调耶稣受难的原声带”,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无法断定达芬奇确实安排了这样的机关。这一发现是否是新的“达芬奇密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